张福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人,1957年担任村干部,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任白泉村支部书记。
白泉村位于深山区,是林州市最偏僻的一个山村,40年前因为“三少”(粮少、钱少、树少)“两多”(石头多、光棍多)“一没有”(没有水吃)而远近闻名;如今的白泉村,年人均纯收入2595元,户均存款超万元,户均存粮超过2万斤,家家用上了自来水,85%的农户安装了电话……
张福根凭着一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40年治山治水不止,共绿化荒山1.6万亩,打旱井水窖1552眼,劈山修路、硬化山路20多公里,开发了石门风景区,办起了旅游度假村,把一个海拔1200余米、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低下的穷山村变成了粮丰林茂、风景秀丽、环境和谐、人见人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白泉村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省双文明建设先进村”等称号。
2001年3月,白泉的“旱井工程”被拍成电视剧《天上下雨地下流》在央视播出。
2003年5月,白泉村蓄水工程的独特模式被作为经验向全省推广。
张福根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年8月,在安阳市组织开展的“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活动中,张福根在村级、乡级、市级三级评选中皆以满票当选,被评为林州市“为民服务标兵”。
为致富路奠基三十年不辍
白泉村500多口人散住在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4.5公里的山坳里。自古以来,出入白泉只能靠两条自然山沟走到山外,空手出山也要5小时。逢雨雪天,村民就只有固守在山中,生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因此而夭亡。大山几乎隔绝了白泉人与外界的交往,也造成了白泉人年复一年的穷困。1969年冬,张福根跑到县城请来了专家技术人员,组织了党员突击队,开始向大山宣战。勘测、装炮、探险,昼夜施工,大年三十也不停工,经过124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硬是炸通了原计划5年时间修筑的宽7米、长25华里的盘山公路,在全镇13个山区村第一家通了汽车。随后,突击队又修通了通往10个自然村的27华里山路,并拓宽了田间山道。乡亲们肩挑手抬徒步行走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山里人盼下雨,又怕下雨。一到雨天,车就上不了山也下不了山。张福根说,为什么不把它修成水泥路呢?为了不给村里的老百姓增加负担,张福根上郑州、跑安阳,起早贪黑在本村到出山口的二十多里山路上往返步行上百次,引来资金20万元,加上集体的储蓄30万元,甚至将自己家和儿子家的几万元也贴上了,前后共投资将近300万元,终于使路面硬化胜利竣工。
修通了路,张福根又把目光投在了农村电力设施上。他集中人力、物力,埋杆架线,把光明引向山沟,使白泉村比镇区早6年用上照明电,实现了群众“点灯不用油,磨面不用牛”的夙愿。
治穷先治水
白泉没泉,水贵如油,但白泉又很怕水,一场大雨就可导致山洪暴发,不仅冲毁农田,还可能危及生命。张福根告诉群众,天灾不可测,但山洪可以防;白泉没有泉,但雨水可以蓄。他决定防洪与蓄水并举,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在发动群众打旱井蓄水的同时进行防洪治水。上世纪70年代,白泉人利用三年冬闲季节,投工26000个,投资11000元,用5000斤炸药开山修渠,在土峪至石门西坡挖成了宽5米、深3米、长6华里的防洪渠,保证了渠下的120亩梯田免受水灾。80年代中期,白泉村掀起了水利建设热潮,用了整整四个秋冬时间,先后兴建了库塘3座,蓄水3000立方米。90年代起,村两委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冬闲季节打旱井水窖,仅1997年至1999年三年就新打旱井900眼。如今,白泉村的水利设施从庭院到田间地头,星罗棋布,拥有旱井、水窖1552多眼,库塘9座,全村人均旱井、水窖3眼以上,彻底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和抗旱点种问题。现在的白泉村,即使连续两年不下雨,旱井水窖里所蓄的水也足够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张福根还自己垫资8000多元,为群众买塑料管,发动群众埋设自来水管道。全村125户没漏掉一家,家家户户用上了旱井自来水。村民由扁担下解放出来,再也不用远程挑水了。
“绿色银行”储蓄的全是“摇钱树”
张福根深知,要想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必须依靠科技致富。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先从绿化白泉村周围的1.6万亩荒山入手,设计了“山头松柏盖顶,山腰用材林缠腰,山下经济林坐底”的林业生态模式。全村群众“抢晴天,战阴天,蒙蒙小雨当好天”,凭着“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经过“死禁十年不开放,连管十年不放松,大干十年不松劲”,共成片造林8000亩,种植松柏640万棵,栽种各种干鲜果树20万棵,嫁接大枣11万棵,年林业收入达50多万元。1.6万亩荒山全部绿化,村庄绿树掩映,被群众描述为“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瞅不见灯光,小雨淋不湿衣裳,大雨冲不毁山岗”。如今的白泉村到处是林山林海,群众满心欢喜地把这比喻成白泉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小天地面向大世界
张福根年老思想不老,他要求白泉村的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地去外面的市场走一走,不断地学习市场经验和信息,为农民增收寻找更多的出路。他们算了一笔帐,一亩地产红薯5000斤,如果每市斤卖0.3元,亩收入就达1500元。如果一以贯之地种小麦、玉米,一亩单产400斤,即使每斤卖到0.6元,也才240元钱。2003年,村民张腊叶的4亩地红薯,收入7000元。拿着崭新的票子,张腊叶乐得合不拢嘴。张福根就因势利导,大力倡导群众种红薯,2004年全村种红薯近250亩,仅靠卖红薯、粉条一项,村民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展现了张福根的远见卓识。在创建石门风景区的基础上,2003年他又开办了旅游度假新村。度假新村投入使用后,当年即创收2万元。近段时间,张福根组织群众进行了度假村的配套设施建设,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别致的度假村在白泉村诞生了。到外地出差或开会时,他也不失时机地推介白泉的风景。目前,安阳、新乡、郑州等地的多所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在实地考察后,已将这里定为写生基地。度假村还在建设时,就已经有2000多游客光临了,今年又有3000多人来到了白泉。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张福根心里别提有多甜。
白泉漫山遍野连翘丛生,2003年中药材收入20万元。今年,张福根又扩大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力争5年内把白泉建成一个大型的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柴胡的村民每年年底收入6500元。他也鼓励村民到外面闯天地。目前,白泉村500多口人中就有150人奔赴东北、山西等地从事建筑劳务,转移了剩余劳力,开阔了山里人的视野,带回了经济信息,每年还带回近8万元的经济收入。
张福根是群众的“福根”
张福根经常讲,当干部“只有带头干,不脱离劳动,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人帮”。正是凭着这种实干精神,他带领白泉群众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位心里装满群众的村官,已成为全村男女老少的一面旗帜和精神支柱。
1990年是全省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的第一年。从县里开会回来,他直接把行李卷搬到了山上,在工地搭了个简易窝棚,一住就是70余天。长期的劳累和没规律的饮食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当胃病发作时,他就服些药,躺在地上揉揉肚子,接着起来再干。老伴在医院做手术,大儿子想让他去医院看看,他捎信说:“工地上离不开,有你们在,我就不去了。”为了保证劳力,抢先完成任务,这一年,他还把小女儿的婚期推迟4次。
群众都清清楚楚地记得,从1993年到现在,张福根在治山治水建设中,晕倒过11次,住过4次院。而每次都是病未痊愈,就又跑回工地和群众一块劳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掌上长满了铜钱厚的老茧,十指粗糙得像一把钢锉,一年四季缠满了胶布。群众都说,张福根是60岁的年龄,20岁的干劲。
张福根当了几十年村支书,永远保持着一位山区农民的淳朴风格。他心里只装着一个念头,就是让白泉村变富。他把集体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修路架桥,打井植树,集资建学校,为特困户送温暖,为贫困学生垫学费,过年为村民发福利,他都舍得花钱,成千上万资金投在了为群众谋利益上,而他自己却“把一分钱看得磨盘大”。白泉村群众富了,而张福根家却面貌依旧。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14寸的小电视。几十年来,张福根开会出差,从来舍不得打出租,从来不进豪华酒店,当天能赶回家就一定不在外住宿。临淇人都知道,他到饭店吃饭,总是一碗刀削面。
40年来,白泉村从无一人告状上访,无一人受过刑事处分,无一起影响稳定的治安案件。
40年中,张福根每次换届选举都以满票当选。
去年春节,群众自发地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半生辛劳富白泉,一腔热血为百姓”,横批“不忘福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