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西藏,人们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雪域、高原、哈达、酥油茶……当然还有才旦卓玛。她的歌声就像时代的血液融入了千万人的身心。《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毛主席的光辉》,这些耳熟能详的歌
曲让多少人魂牵梦绕……从农奴的女儿到人民艺术家,从十几岁一直唱到今天的古稀之年,才旦卓玛一路用心歌唱着,表达着她对党和观众无限的爱。在刚刚闭幕的“文代会”上,记者见到了风采依旧的才旦卓玛。她温和的笑容、黝黑的面庞,绽开的是祖母的慈祥和文联副主席的谦和。才旦卓玛说得最多的是感恩,和她对话就像是跟着她做一次心灵的朝圣……
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的藏族姑娘,却被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品素老师打造成了音乐系高材生
蓝天白云下的辽阔草原,成群的牛羊就像是从天边跑来,拽着彩霞的金边。才旦卓玛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唱歌。跟着阿爸、阿妈唱,和小伙伴们比着唱,唱得格桑花都开了,唱得脖子上挂满了赢来的花环。这样天然的嗓音让才旦卓玛走进了西藏日喀则文工团,被选送到西藏公学,成了青联活动中的“百灵鸟”,又被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品素老师一眼看中。
才旦卓玛回忆说:我当时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连汉话都不会说,更别说识乐理、懂音律了。我甚至不会汉语发声,练声时连传统的“咿、呀、噢”都唱不出来,王老师就干脆随形而变,让我用藏语练声,让我对着太阳、月亮用藏语呼喊它们,那种感觉仿佛回到了草原。起初,我和老师的教与学几乎也是哑语式的,连比带划,我盯着老师的嘴巴,感受着那温柔的声音;我看着老师的微笑,猜测着她的心意。老师非常耐心,一遍遍地做示范,直到我表示明白了。记得第一次王品素老师把我领到了音乐教室听唱片,我听着那些婉转如流水的花腔女高音,听得入迷,禁不住模仿起来,老师惊讶极了,因为她竟然在钢琴上找不到我的高音区。老师当即决定不让我走传统路数,让我尽量保留藏族民歌的演唱特点,指导我通过科学方法把自然状态发挥到极致。现在想来,老师做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正因为这样,我才没有丢失自己的嗓音特质,也正是这样,我练就了优美圆润、清亮委婉,具有浓厚藏歌韵味的好音质。
在才旦卓玛心中,王品素老师就是她热爱的共产党的化身,因为解放前,王老师曾跟随邓颖超同志一起革命,是重庆白色恐怖下出生入死的地下党员。带着对恩师的崇拜,才旦卓玛不但开启了艺术人生,更获得了政治生命。她又一次深情地讲起了第一次听到《唱支山歌给党听》、第一次唱起这首歌的情景:有一次,我从食堂走回宿舍,广播里播放着任桂珍老师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当时就拿着饭盒停下脚步倾听。我觉得这首歌太好听了,歌词那么好,正好说的就是我的心情。我看到过西藏农奴的辛酸生活,目睹了农奴翻身做主的幸福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这个走在大学校园里的农奴的女儿,我觉得这首歌像是为我写的,于是我找到了王品素老师,希望能有机会唱这首歌。
尽管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连汉语都说不利落的才旦卓玛为什么要唱一首汉族创作的歌曲,但是老师懂得她的心思。王老师费了不少周折给才旦卓玛找到了曲谱,又一字一句地给她抠汉语歌词,还请到了这首歌的作曲朱践耳老师来听才旦卓玛的演唱。结果朱老师和王老师一样被才旦卓玛打动了,他们感觉到了,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是心灵深处的歌唱。接着,“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才旦卓玛的深情演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也像插上了翅膀,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把才旦卓玛的感动传遍了大江南北。
才旦卓玛动情地说:“我出名了,老师反而冷静得多,她提醒我说:你没有理由骄傲,因为一切都是党给的,党为了培养你这样一个藏族学生付出了多大代价?荣誉是观众给的,不为观众歌唱,不更加努力就对不起观众对你的爱。”老师说了很多,唯独没有提她自己。
才旦卓玛感慨地说:自己当年常常吃住在并不富裕的老师家,工作了,也出了点名时找老师“充电”,老师依然不收她的学费,买给老师的礼品她也不肯收。老师从来没有向心爱的学生索要过任何回报,即使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有一次,才旦赶往医院看望病重的老师,发现恩师因为没有床位而躺在拥挤的走廊长椅上打点滴,她禁不住哭了起来。而老师却安慰她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给组织再添麻烦了!
才旦卓玛说,老师不但给了她艺术生命,教会她如何做人,更让她有了自己的信念。1961年,还在读书的才旦卓玛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学生党员。很多年过去了,王品素老师已经辞世,然而,每每年节,才旦卓玛都会怀着感恩的心默默祈福,告慰天堂中的恩师。
毛主席、周总理、江主席、锦涛总书记,几代领导人的关怀让才旦卓玛备感温暖。扎根家乡,在歌唱中成长,她选择了领袖指引的道路
翻开才旦卓玛的画册,几代领导人会见她的照片格外醒目。那亲切的笑容、那殷切的叮嘱、那由衷的感动虽已定格成历史,但是,在才旦卓玛的心中,影像凝固的瞬间却是鲜活的、流动的,仿佛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那般清晰。
西藏和平解放后,作为青联成员,1956年才旦卓玛参加了北京参观团,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来到了天安门。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到毛主席像,才旦卓玛兴奋不已。然而,让她更加激动的是: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要亲自接见他们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青年代表。
才旦卓玛说:我曾经多次见到过毛主席,最难忘的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东方红》演出结束后,毛主席接见演员代表,我就坐在他老人家的身后。当时,周总理看到了我,就介绍给主席,告诉主席我就是刚才唱“百万农奴站起来”的藏族姑娘。主席回过身,微笑着向我问好,然后把手伸向了我,我一下子握住了主席的大手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主席的手特别大、特别温暖、特别有力量。主席握着我的手教导我要好好唱歌,要为西藏人民多作贡献,我当时兴奋得眼泪不停地流,根本说不出话来了。后来,所有的演员都争相和我握手,他们认定我的手上还有主席传递的温度。那一天还恰逢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发射成功,毛主席因为处理这样的国家大事无法分身,接见我们晚到了一会儿,他离开之前特别叮嘱周总理提前告诉我们这件大喜事,解释他为什么迟到了。结果,周总理的喜讯一出口,就像他开玩笑说的那样,我们真的把大会堂的地板都跳得颤动了。那一天,我们和领袖们握手、合影,整个身心都被快乐撑得满满的。
才旦卓玛回忆说:因为我的老师是邓颖超大姐的部下,所以,我有幸多次得到总理的教诲,还和老师一起到过总理家。总理是特别平和的人,他每次都会亲切地问我:最近回家乡了没有?他叮嘱我要回家乡,不然时间长了歌声里就没有糌粑和酥油茶的味道了。正是领袖们的殷殷叮嘱让我决心放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西藏去,扎根家乡,为西藏建设纵情歌唱。
回忆过去,才旦卓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她说,让她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对她一次演唱的亲自指点。那是在印尼的一次外交演出,才旦卓玛唱了一首印尼歌曲,受到了印尼观众的欢迎。周总理听完演唱也很高兴,随即询问印尼外交官,才旦卓玛唱得对不对,当得知只有一句不准确后,总理马上告诉身边的翻译记下来,并且要教会才旦卓玛。才旦卓玛激动地说:没想到,演出结束后,总理真的把我叫住了,他微笑着看着翻译把那句歌词教给我。后来,我们送总理上飞机,总理还没忘这件小事,问我学会了没有,嘱咐我一定把每个字都咬清楚!总理那么忙,却总是亲自关心我们的成长,嘱咐我们冬天加衣服,夏天别中暑,他甚至对我适合唱什么歌都给予过建议。
才旦卓玛是幸运的,因为她不仅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还得到了新一代领导人的关心、爱护。在才旦卓玛的记忆中,江泽民同志用亲切的上海话问候,让她一下子觉得领袖和自己那么近,而曾经在西藏工作过的胡锦涛同志在才旦卓玛的心中就是自己的家乡人,是西藏人民的骄傲。才旦卓玛激动地说:在“文代会”的闭幕式和联欢晚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都亲切地询问了她的生活近况,和她拉家常。
言语中,才旦卓玛充满了对领袖们的敬意,她说,党和国家把她培养成了革命干部,把她塑造成了人民艺术家,是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嘱托给予了她巨大的精神力量,不论多久,她都不会忘记领袖们的殷殷嘱托,她一定要为西藏、为人民歌唱一辈子。
家庭的支持让才旦卓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然而,亲人们的默默奉献,尤其是女儿的英年早逝却让她充满了内疚……
才旦卓玛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父母都曾经是农奴。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才旦卓玛从小就被阿爸、阿妈、兄弟姐妹们细心照顾着。在才旦卓玛的儿时记忆中,虽然物质生活极其贫穷,精神生活却是乐趣无穷。小时候,她最喜欢跟着阿爸放牧、听阿爸唱歌,跟着阿妈种地纺织、听阿妈唱歌,那些古老的曲调伴随着她童年的成长。才旦卓玛坦率地说,父母不仅给予了她生命,更给予了她自由的天空。可以想象在解放初期,当十几岁的才旦卓玛向阿爸、阿妈提出要参加西藏部队文工团时,家里会产生怎样的震动。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藏,民主改革前夕,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小姑娘跑出去唱歌跳舞、抛头露面,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才旦卓玛的不少小姐妹都早早在父母的包办下嫁人了,这几乎是当时所有西藏女孩的命运。然而,才旦卓玛的父母却没有这样做。温和的阿妈和朴实的阿爸知道,让女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女儿才会幸福。他们让女儿飞了,而且越飞越远,先是到了地区文工团,加入青年联合会,又到了西安西藏公学学习文化,然后又飞到了上海读书,最后飞到了北京的舞台。然而,父母却没有看到女儿歌中唱的“北京的金山”,没有看到女儿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的场景,就先后离世了。两位老人去世前,才旦卓玛都在准备大型演出,无法为老人送终。才旦卓玛内疚地说:因为太忙了,很遗憾没有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看看,没有让他们亲眼见到我在舞台上唱歌的样子,没有在他们床前尽最后的孝心。
自古忠孝难两全。才旦卓玛从心底感谢她的亲人们。女儿出生不到三个月她就投入了工作,是爱人又当爹又当妈。到了儿子出世,家人为她承担的就更多了。才旦卓玛坦言:爱人有时也有怨气,提意见说:“才旦,你把家当成招待所了?”可是,最终还是理解她。因为自己经常外出演出,孩子们跟爸爸更亲一些,有一段时间,孩子爸爸回了一趟老家,才旦卓玛照顾他们,结果孩子们总是说想爸爸,守着妈妈却总喊着要爸爸,这让才旦卓玛心里酸酸的。
才旦卓玛无疑是名人。然而,亲人们却从来没有沾过她的光。才旦卓玛的家至今还在西藏,她的儿女们也都在西藏安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说起自己的儿女,才旦卓玛的眼圈红了。因为女儿从小缺少妈妈的关爱,体质不好,加上后来生小孩时也没有妈妈照料,落下了不少毛病。尽管这样,才旦卓玛还是没有想到女儿会早早地病故,给她留下永远的愧疚。才旦卓玛恍惚记得和女儿最后的见面,女儿像平常一样送走孩子,然后去上班,她分明对妈妈说了有点不舒服,头特别疼,可是忙着去开会的才旦卓玛却没有在意。女儿离开好长一段时间,才旦卓玛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感觉到处是女儿的身影,看到和女儿年仿的女孩子,她会情不自禁地发呆。朋友们埋怨她说,你是副省级干部,有能力把女儿安排在内地工作,如果在医疗条件好一些的大城市,你女儿可能就不会出事了。这样的话像刀子扎在才旦卓玛的心窝上。
才旦卓玛说,儿子很少看她的演出,因为看到妈妈在舞台上,他就会紧张,但是,他懂得妈妈为什么古稀之年依然歌唱,他就像妈妈坚强的后盾,和妈妈一样默默奉献在西藏建设一线。如今,儿子也有了儿子,才一个多月的小孙子让才旦卓玛牵肠挂肚,说起小家伙,才旦卓玛充满了慈爱,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观众的爱给了才旦卓玛无尽的力量,让才旦卓玛从来不敢懈怠,为了热情的观众,才旦卓玛愿意一直歌唱
有一次在甘肃演出,才旦卓玛被一位甘肃基层干部拉住,他激动地说:“才旦同志,我要谢谢你,因为你的歌声救了我的命!”原来,这位干部在“文革”当中受到迫害,万念俱灰,就想在牛棚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关键时刻,广播中传来了才旦卓玛的歌声,那歌声是被雪山的圣水洗涤过的,是被草原的春风吹绿过的,是被高原的太阳曝晒过的。歌声唤回了他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眷恋,对亲人的想念,让他最终走出了牛棚。得知这样的事,才旦卓玛和这位干部紧紧拥抱,当场就为他又唱起当年的救命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才旦卓玛唱过多少歌她自己都数不清,这些歌激励过多少人她也说不清。在她的心中,热爱她的观众是最重要的,只要观众需要,她就愿意歌唱。才旦卓玛已经是党的高级干部,是艺术家,然而,走在西藏城乡各地,如果有人认出她,又拉着她的手说:“阿姐,给我们唱个歌吧”,才旦卓玛都能随时随地为基层群众演唱。有一次,才旦卓玛到山南地区办事,恰巧遇到一些牧民正在盖新房,才旦卓玛就帮忙干活,一边干一边歌唱:“诸位砌墙人像猛虎一样健壮,砌出的墙像虎皮一样漂亮。”才旦卓玛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从民间吸取营养、和劳动人民保持亲近关系的,她的朴实、和蔼、平易如同她的歌声一样传为美谈。
尽管早已名扬四海,但是才旦卓玛参加的慰问演出不计其数,有时到了遥远的边陲哨所,就给几个驻扎在兵站的战士唱,因为条件限制也只能清唱,她每次都认真对待,就像在舞台上一样,常常把战士的眼泪唱出来。
如果你闭上眼睛倾听,你一定难以想象那样的歌声出自古稀之年的才旦卓玛,因为那歌声太年轻了,就像出自花季少女的歌喉。才旦卓玛经常会被人追问是如何保持艺术生命的。每到这时,她就会说起她的观众,那是她的动力,她的艺术源泉,她永葆青春的理由。才旦卓玛说:每次演出都会有她的歌迷等候见面,有的歌迷甚至要坐飞机专程赶来。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在澳大利亚的一次演出,华人歌迷们竟然在剧场门口等候了她三个多钟头,为的就是亲口告诉她:这么多年了,我们仍然喜欢听你唱歌,当地的华文报纸报道了这一盛况。
从艺50多年,才旦卓玛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西藏高原,走遍了大江南北。她也出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到哪里,观众中总有人能跟着她一起歌唱,这让她惊讶,艺术和情感是不用翻译的,是永远相通的。
现在的才旦卓玛忙着为新西藏的美丽景色创作新歌;忙着为保护民族文化出谋划策;忙着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但是再忙,她也要抽空回到老家日喀则看望乡亲,和他们一起唱歌:“啊牛羊低头吃草,姐妹们捻线说笑,我和你永不分离,就像鞭杆和鞭梢……”才旦卓玛用藏语唱着,再用汉语译唱,那歌声充满着酥油茶的浓香,像雪山泉水般纯美、清亮……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 人物小传
|
上世纪90年代的才旦卓玛 | 才旦卓玛,1937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4年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享誉全国。代表曲目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毛主席的光辉》、《共产党来了苦变甜》、《一个妈妈的女儿》等,特色浓郁、感情真挚。曾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五洲杯金曲奖”、西藏首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基金奖”,在全国部分省市举办个人演唱会,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演出活动,曾随(率)团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94年设立“才旦卓玛艺术基金”,于1996年、2000年举办两届“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歌曲新作演唱评奖暨电视颁奖晚会。
曾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西藏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西藏自治区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等职。在今年11月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文联副主席。
■ 人物影集
①1956年演唱《献给毛主席》。
②20世纪70年代,才旦卓玛是最受部队官兵欢迎的“明星”。
③20世纪70年代全家在拉萨。
④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⑤时刻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⑥感谢观众、听众的厚爱。
⑦王品素教授学生音乐会后,才旦卓玛向老师献花祝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