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1982年集贤县委组建“五四三”办公室(隶属于县委宣传部),1985年易名为文明办,1990年县文明办从县委宣传部分离出来,直接隶属于县委、县政府。2002年更名为集贤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办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干事2人。
主要职能:
1、负责制定、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划;制定、实施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实施主题创建活动方案。
2、指导全县中省直单位,县直部门、单位、企业、乡镇、村屯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文明行业(乡镇)、文明单位(村)、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楼道、大院)等创建工作。
3、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践,未成年人教育,共铸诚信,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促发展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德在我家,文明小康户(标兵)等创评活动。
4、负责省、市级“三大创建”命名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考核、推荐工作;负责县级文明单位、村(标兵)考核、命名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10个“十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考核、表彰工作;实施对各级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对出现违法违纪的文明单位进行处理、处罚。
5、负责筹备召开文明委全体会议,筹备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命名表彰大会。
6、负责对文明单位(村)半年、年度考核验收,负责检查、考核、验收新农村建设目标落实情况。
7、组织开展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8、组织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和“一加二”助学活动。
9、组织开展县域联建、八进社区、扶贫助困、助耕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
10、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集贤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建的创建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创建方针,从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实现全省精神文明强县这一目标出发,抓管理重创建、抓巩固重提高、抓载体重内容、抓活动重质量,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人文理念突出、争创意识浓厚、城乡联片创建、整体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连续17年保持“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称号。县文明办被省文明委授予先进文明办荣誉称号,创建水平始终处于全市领先、全省上游水平。
“十五”期间,建成省级文明单位、村(标兵)20个,建成省级绿色机关(标兵)4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村(标兵)158个,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村(标兵)269个。县委、县政府被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授予“城乡环境治理先进县”、“西部开发助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一批市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文明示范窗口”、“文明社区(小区)标兵”、“文明楼院标兵”、“德育工程先进集体(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多种奖项。
一、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每年坚持与基层单位签订年度《责任状》的做法,把责任目标细化、量化到基层。二是每年坚持文明委全体委员会议集体议事制度,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严肃性。三是每年坚持“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命名(表彰)”年会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具连续性。四是坚持开展了“细胞工程”的基础创建,广泛调动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五是坚持了“城乡联建”的创建思想,形成了“以城带乡、联片创建、同步提升”的创建局面。
二、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化管理。本着建管并重的原则,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行了分层次、动态化、目标式的管理模式。分层次,就是把各级文明单位按着创建的不同级别,在硬件和软件建设及主题活动开展上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动态化,就是废除文明单位荣誉终身制,文明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该降级的降级,该警告的警告,该摘牌的摘牌。“十五”期间先后对县财产保险公司等64个单位(村)进行不同形式的处罚,保持了文明单位建设的先进性;目标式,就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各自特点,制定完善了不同的考核验收目标。一是统一规范了文明单位创建档案,在文字、声像、图片形式上、程序上、内容上统一了标准。二是统一规范了“细胞工程”的创建考核,深化实施细则,细化了行业(系统)、单位(村)、科室、班组、窗口、家庭、职工等项目的创建标准。三是根据《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和我县的创建实际,重新修订了《集贤县文明单位(村)建设奖惩规定》,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四是统一规范了文明单位创建“十有”格局,即:有较高认识、有组织机构、有群众氛围、有保证措施、有严格评比、有规划目标、有丰富活动、有主题创建、有健全制度、有完整档案的创建内涵。
三、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按着年度《责任状》、方案和要点的要求,采取听和看相结合、查点与查面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平时掌握与综合验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系统(行业)和文明单位(村)进行年度考核验收,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评定结果按得分高低排出名次,做为年度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形成了文明单位创建社会有监督、内部有制约、战线有规范的良好格局。
“十五”期间,我县连续开展了三届10个“十佳”评选,并以此为结合点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学、树、创、建”活动,使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历史上的一个新高,体现为党政齐抓、纳入日程;群众参与、氛围浓厚;主题突出、内容明确;创建有力、落实到位;活动丰富、效果明显等特点。优秀单位和良好单位数量不断增强,基本合格单位和较差单位数量逐年递减。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呈现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势头。结合三届10个“十佳”表彰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以“十佳文明系统(单位)”和“十佳文明公务员”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典型可以折射出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体水平。
在主题活动开展方面,一是结合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开展了以“三远离”为主要内容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六讲六做”、暑假“十个一”活动。二是结合“诚信年”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突出政务诚信、打造企业诚信、实施商务诚信、推进校园诚信、营造社会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共铸诚信”活动。三是深入贯彻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改、塑、树、促”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召开了“全县公民道德建设首届理论研讨会”,并评出优秀论文16篇。近百个文明单位都在醒目位置悬挂公民道德建设20字基本道德规范用语宣传牌。在全市“改、塑、树”经验交流会上,我县以“主体不变、充实内容、突出发展、开拓创新、一抓到底”为主题介绍了经验。四是我县在教育系统开展了以“建名校、塑名师、育名生、创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四名工程”创建活动,市文明委在全市转发了我县的《“四名工程”活动方案》。
一是县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切实解决了一些如“取缔黑网吧、取缔带有博彩性质的电子游艺厅、整顿校园门前零散摊点、垃圾清运、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噪声扰民”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环境专项整治会战。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明办、县委督查室、县爱卫会、城管执法局、县广播电视事业局联合组成推进组,对城镇内单位的门前三包,农村的三清一洁、三堆一垛、路、树、沟、墙院及美化、绿化、净化等目标进行了专项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以小城镇建设为目标,实施了以美化、香化、绿化、净化、亮化为重点的“园林化工程”,实施了以方便群众出行、路洁、沟通、灯亮的“百条巷道工程”,实施了以交通秩序优良、行路(车)安全的“平安畅通工程”,实施了以环境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文明环保为重点的住宅小区“安居工程”,实施了以养成文明习惯、崇尚健康生活的“美德进我家”工程,使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四名工程”、“细胞工程”、“八进社区”、“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活动及10个“十佳”评选活动是我县独具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仅“西部开发助学”活动而言,四年来共资助贫困大学生441人,用于资助大学生的助学金152.3万元,无论是资助的形式、资助的人数、资助的金额都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2002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深度报道了我县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成果。“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及“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活动的经验分别被国家级刊物《中国精神文明大典》和《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手册》收录。
按着中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集贤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心,把创建工作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延伸。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三个十”工程,即:“十好”文明乡镇、“十化”文明村、“十星”文明户。二是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提出了“四清(清垃圾、清柴草垛、清边沟、清占道物)、“四建”(建村路、建巷路、建硬质边沟、建公区文体设施)、“四栽”(栽护村林、栽护校林、栽护路林、栽农防林)、“四通”(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舍)的工作目标,以点带面,逐步改善,整体提升。同时,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八荣八耻”教育作为将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创建水平的战略高度出发,真正把荣辱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为构建和谐集贤、诚信集贤、繁荣集贤、文明集贤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