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吉尔·培根(Ronger Bacon,约1214-1294)出生在英国索默塞特郡的依尔切斯特,曾在圣芳济派修道院当过僧侣。大约在1230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他又来到欧洲的学术中心——巴黎大学留学。1250年,36岁的培根从巴黎回到英国后,被牛津大学请去任教,讲授数学、物理学和外语等课程。他学识渊博,通晓多种文字,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学、 化学、音乐、医药、文法和逻辑等多方面都有研究,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万能博士”。
当时,有一个叫作亚历山大的教育家写了一本书,因为培根不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而冒犯了圣法兰西斯派的领袖。于是,培根被判入狱,在狱中他度过漫长的十年,精神上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不许看书,不许写作,实验更是不能去做。但他一刻也没停止过思考。每天对着铁窗,他一遍遍地在脑海里写着著作。培根出狱后,罗马教皇克力门四世要求他写一本有关科学的书,培根一口答应下来,用短短十八个月的时间把已在狱中构思好的巨著写完。书一共有三部,概括了古代到当代一 切的科学知识,在科学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克力门四世死后,培根又被教会监禁了十五年,并在出狱一年后死去。
中世纪的科学黑暗
想了解培根的科学成就,必需将他置于中世纪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在当时的科学界,培根迈出的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步。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治地位,任何思想都不允许超越《圣经》所规定的界限。天主教把歪曲了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托勒密地心说和盖仑的人体解剖说作为宗教神学的“科学”基础。在天主教神学的禁锢下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圣经绝对正确,亚里士多德等三人是圣人,是加以膜拜的对象。那三个圣人没有说过的话,人们不能说,如果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那只好否认事实,而相信圣人所说的每一个字。例如,盖仑曾说过男孩天生比女孩多一颗牙齿。谁也不敢怀疑,几乎没有人想过让男孩女孩张开嘴来数个清楚。伽利略曾举过几个例子,来形象的说明当时宗教神学如何束缚人们的思想。例如,一个经院哲学家在解剖学那里看到神经在大脑里汇合,而不是象亚里士多德所说 的在心脏里汇合,于是神学家捂着眼睛对解剖家说:“您如此清晰的让我看到了这一切,假如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没有与此相反的说法,那我一定会承认这个真理。可是……”伽利略在一封信里还谈到,一个学生告诉自己的经院哲学老师,说他看见了太阳上的黑点,这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走吧,我的孩子,回家去吧!无论在《圣经》或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都没有提到黑点,这些黑点在你的眼睛里,而不是在太阳上。”以上说明,科学家要想在这个时代有所建树,而不是只做一个背诵圣人语录和《圣经》的机器,首先需要的,就是打破禁锢所需的眼光和勇气。而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企图将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人。
提倡实验方法
罗吉尔·培根充分认识到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定性。他在其著作中告诉我们:“耳听到的不可信,归纳和推想出来的也不可靠。自然科学应当予以实验 。”他还说:“实验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法门。”他断言,论证可以总结一个问题,但他不能使我们消除怀疑或承认其为真理,除非通过实验表明其确是真理,实验科学比其他依靠论证的科学都完善。他举例说,从来没有见过火的人,能充分论证火能烧毁、损伤和破坏物品,他的整个精神都会因为这种知识而不安,而当他没有把手伸向火或者某种燃烧体,没有通过经验证实他从论证中得知的东西时,他是不会躲避火的。有了被火烧的经验之后,思想得到证实,真理的光辉才显露出来。罗吉尔·培根强调实验方法,并且身体力行。培根通过实验证明了:虹是太阳照着雨水反映在天空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他研究过平凸镜片的放大效果,并且建议可以用这些镜片制成望远镜。培根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之后,认为人应当能够造出自动舟船和车辆,也可以造出潜水艇和飞机那样的东西。他的言论和行为导致了当时实验风气,并且被后来的弗朗西斯·培根所继承。
他在实验科学方面的其它伟大贡献是,关于磁电、光学、火药、毒气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中世纪前期,数学被用来证明教会的教条。只有到了十二世纪以后,随着希腊书籍的传入,罗吉尔·培根才首先明确的认识到数学作为一种普遍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数学思想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同自然事物本身一致的,因为自然界就是用几何语言编写成的,所以数学能提供真理。它先于其它科学,因为数学处理直觉感知的量。他甚至在所著《大著作》第一章中证明所有科学都需要数学。不过,他坚信所有学问的目标归根结底是神学,数学最终服务于神学,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的。尽管如此,他强调数学及其应用的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
培根研究的中心是数学及其实际应用,强调数学对自然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以雄辩的口才到处宣讲数学的重要性,并指出以下几点:
1. 数学是科学认识中所需要的; 2. 数学是实际效用的科学; 3. 数学还是关于美的科学
但是,他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时代的,不仅未被人们接受,而且不为人们所理解。
郁郁终生的培根
培根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培根的道路是艰辛的道路。他受打击,遭迫害,蹲监狱,先后两次达二十五年之久。牢狱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也夺去了他宝贵的时间。他终生怀才不遇,呕心沥血写出的著作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最后他等不到自己的任何一个梦想实现,就与世长辞了。这时,他刚出狱一年,终年八十岁。
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文集第一编》、《文集第二编》、《文集第三编》、《哲学论文集》、《形而上学》、《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研究》等。
在他居住过的牛津大学的圣芳济院里有一块碑石,碑石上的部分铭文是:
“罗吉尔·培根,伟大的哲学家……通过实验方法,他扩大了……科学王国的领域……在漫长的一生的孜孜不倦活动后,在公元后一二九四年,他安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