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粮
//shuangyashan.dbw.cn  2024-02-19 07:12:20

首席记者 马淑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粮安天下,粮稳社稷。多年来,宝清县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首位,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为抓手,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注重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标准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深入挖掘粮食单产提升潜力,连续17年获得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先后荣获“国家大豆高产创建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全国大豆高质高效创建行动示范县”“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荣誉称号。

  2023年,宝清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35万亩,全县粮食产量突破50亿斤,实现“二十连丰”。
 

  提升农田质量保护“黑土地”

  宝清县自2011年被国家授予“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聚焦耕地质量,大力实施农田建设、产能提升五大规划,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建成田成方、渠成网、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171.6万亩,占县属耕地比例56%。2023年,新增东北黑土地保护、大豆油料基地、高标准农田三大建设项目34.49万亩,投入7.63亿元,实施后占耕比可达67.5%。项目区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左右,极大地提升了农田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宝清县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县之一。近年来,通过农艺、农机、工程、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经过这几年的黑土保护,我们村的水稻产量提高了10%以上,成熟度好、出米率高,也能卖上好价钱了。”宝清镇双泉村村民王立波说。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种养循环项目46.4万亩。加强面源污染防控,在全国率先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整县推进利用率达到85%。实施“黑色越冬”战略,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63%,还田率达68.27%,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的投入,土壤有机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绿色农业,已建绿色基地41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70万亩。

  为了解决粮食增收的瓶颈,宝清县聚焦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合作社+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经营模式,从轮作、耕作、施肥、植保等全方面制定各项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从而实现了“最适”种植规模、“最适”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促进节本增效达110元/亩以上。
 

  确保农田数量夯实“压舱石”

  万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资源是夯实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为了确保农田数量,宝清县抓住耕地这个要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地,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让每块耕地都有“监护人”。建立了“田长制”机制,构建起了县级田长5人、乡镇级田长14人、村级田长196人、网格长729人、户田长51616人的保护网格,将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责任网格,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白浆土、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宝清县依托褐煤腐植酸资源研发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修复剂系列产品,攻关白浆土、盐碱地修复技术。2020-2023年,选择五个地块、225亩地施用生物有机肥进行白浆土改良试验,与对照田相比,玉米增产18.2%,大豆增产15.9%,水稻增产15.6%。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种好粮”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宝清县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仅会种地还要“慧种地”。

  宝清县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培育12个优质水稻品系同时,创新研发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已累计示范推广约30万亩,达到秸秆原位还田、减肥减药、节本增效、优质高产、改良黑土地的目的,对比常规技术栽培亩产平均提高5%,节本100元/亩。“我从2019年就用了这个技术以后,不但少用了农药化肥,而且还不用打虫药。我那500多亩地从来没砍过大草,投资还能节省10%呢。”水稻种植户孔立新说。

  同时,宝清县还建立了黑土耕地保护科研、教学、推广、监测、数字体系,为测土配方施肥、肥料质量检测、土壤肥力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等提供科技支撑。

  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宝清县指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质品种,从源头上实现良种覆盖率100%,从而提高优质品种产量贡献率,实现增产3%以上。发挥种业企业作用,研发“双宝豆”系列品种10个,落实育、繁、推全过程体系建设,推广黑龙江省高产竞赛“金豆王”品种,双高大豆“垦农34”面积达300万亩,2023年单产突破676.8斤/亩。开展玉米种子对比实验,选优选育高质高效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宝清县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助力农民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积极落实农机扶持政策,加快人工智能、航化作业、大垄栽培等先进适用农机的推广应用,以及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8.82%,实现增产1.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00%全覆盖。采用合理轮作、秋翻整地、精量播种、测土配方、绿色防控、科学促控、全程机械化等组装配套技术模式,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灾害损失,实现增产3%以上。

  “2024年,我县将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面提升粮食产出能力,确保产得出、供得好、保得稳,筑牢‘压舱石’,守好‘米袋子’,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宝清粮’,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宝清县政府副县长胡锋说。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