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烈日下,他们用双手改变城市面貌
//shuangyashan.dbw.cn  2022-08-04 07:07:22

记者 孙琳

  入伏后,东北的气温格外的炎热,大多市民选择在家避暑。但在工地上,建筑工人仍在高温下辛苦作业。

  8月1日,记者来到尖山区朝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建筑工地,一阵阵热浪迎面袭来,整

  个工地就像一个大烤炉,令人闷热难当。抬眼望去,架子上抹灰的工人挥汗如雨,高空中,他们上下穿行,将一桶又一桶的胶泥由上至下抹平刮匀。

  费小忠是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民,今年50岁,当瓦工有20年之久,夏天在东北建筑工地干,冬天到山东干,平均工资有八九千元。虽然收入可观,挣得全是辛苦钱。

  上午9点30分,室外温度达到32℃,费小忠负责一个单元的照面抹灰工作。“室外温度达到32℃,地表温度就会接近40℃,而他们干活时温度会更高。”费小忠说,双手接触晒得发烫的铁管根本受不了,只能戴手套作业,他手上的老茧添了一层又一层。

  “大热天是最难熬的,遇到工期紧的时候,就得在太阳底下干活,只有多喝水来缓解口渴。”费小忠说,高温天气在室外架子上抹灰是最辛苦的活,有时钢管被太阳晒得烫手,需要将手套打湿才能作业,他在上班前要检查安全带、安全绳卡环以及卡簧的弹跳性是否完好,确保安全才能工作。

  从早上6时到中午11时许,费小忠和同班四个师傅已经抹灰5个多小时,每个人汗水止不住往下淌。他们在架上忽上忽下,强烈的悬空感让人胆战心惊。

  正当干活的时候,改造楼里的一户居民开窗户给几位师傅送来了清凉解渴的西瓜,接过西瓜的费小忠感慨地说,太感谢了!正热得嗓子都冒烟了,这西瓜太及时了。

  到了中午休息时间,与费小忠同班的王师傅对工友喊道:“收工哦!”记者看到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汗珠,沾满黑胶泚迹的工作服没有一处是干的。

  间歇期间,负责朝阳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技术员李德生告诉记者,由于近段时间高温天气,他们所在的省五建公司将上班时间调整上午6- 11点、下午2—6点,避开高温期。同时,公司还安装遮阳网、搭建遮阳通道,还为每个工人发放了霍香正气液,开启了消暑大战行动。

  “每个工地公司都安排专职、专人抓安全,还在小区里聘请二到三名安全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李德生说,他们除了对抗高温,也十分重视安全监管。p>  “今年打算在城里买个新楼,给儿子结婚用!”“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吗?”“孩子上大学,用钱的地方多呀!”在活动板房内,工人你一言我一句诉说着、憧憬着。他们用双手改变我们的城市面貌,同时也靠双手、靠汗水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让自己与家人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