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日讯(何辉 马云龙)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不断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优种植业结构,积极引导种植户采用绿色种养加的方式进行生产,初步形成“稻鸭共作”体系,这种立体种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利用率、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员工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友谊分公司第七管理区水田种植户周庆丰,种植水田已有10个年头,以往种植的水田都是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栽培和管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早在3年前,他参加了分公司举办的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对鸭稻、蟹稻立体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训班结束后他积极与老师联系,实地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大丰专业农民合作社,把学回来的技术进行实践和应用,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稻鸭共作”立体种养的标准去种植,并且注册了自己的有机稻米品牌“道归古”。“在种植品种上我选择了生长期较长的五常稻花香2号品种,用自然水灌溉,采用三环膜进行育苗,肥料都是用发酵好的鸡粪、羊粪都是有机农家肥做原料。”为确保水稻的有机品质,周庆丰在田间管理上采用人工除草和“稻鸭”共作方式进行,稻田为鸭子提供活动、觅食场所,鸭子为水稻除虫、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减少人工劳作,鸭子排泄的大量粪便提高了水田有机肥含量,给水稻提供了更多有机肥,为稻米提供优越的生长条件,使水稻健壮发育。
为让消费者购买的稻米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周庆丰在稻田四周安装了10多个高清摄像头,让消费者能通过互联网随时都能看到田间鸭稻的生长情况,实现全程监控,并可以量身定制大米。他还为稻米设立了精美的包装,包装盒上印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查询稻米生产的过程,实现了对生产、加工等主体的有效监控,增强了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透明度,在销售的过程中,通过微商、电商等方式积极对外进行宣传和销售。目前他的稻米以每盒8斤240元的价格销售,赶上年节更是供不应求,实现了种植、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据了解,仅稻米一项就可为其增收15万余元。
据介绍,近几年友谊分公司推广稻田立体综合种植(养)技术,使种植户们种稻收入稳步提高,调动了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通过开展立体综合种植(养),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据了解2017年共减少化肥使用量达2211吨,农药、杀菌剂、杀虫剂使用量1.4吨,除草剂使用量达9.5吨,使农田循环利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提升了水稻的品质。今年,分公司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稻田立体综合种植(养)模式,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