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玉秀
2017年11月29日,记者随同集贤县集贤镇工作人员,顶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来到位于集贤镇永富村集贤县丽君原生态养殖基地、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在这里见到了已经51岁的基地负责人王丽君。看到我们的到来,王丽君高兴地说道:“感谢集贤镇政府和县残联同志的帮助,12月6日,我就要去哈尔滨培训学习去了,届时,2018年3月,我的大鹅及相关产品就有商标了!”言语间,流露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王丽君与爱人从1993年就开始靠养猪增加收入,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2001年,唯一的儿子被车祸夺去了生命,夫妻俩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眼泪流干了,积蓄耗尽了,赖以生存的养殖业也放弃了,人生灰暗到了极点。2003年,小女儿的到来又燃起了夫妻俩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他们开始贷款做小生意,有时利用农闲去煤矿、工地打零工,这样干了3年,生活也算平稳。2010年,不幸又一次降临,爱人李维革在井下工作时遭遇工伤,失去了右眼,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这个家经历了两次浩劫!面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磨难,夫妻二人经常夜不能寐。 “我不能倒下,我要振作起来,我有责任有义务让我的家人走出阴霾,过得更好!”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她与爱人决定还是从最擅长的事情入手,充分利用自己的养殖经验,重新开始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举步维艰;重生之路,依旧坎坷。王丽君与爱人坚定信心,不仅养猪,还要养鸡、养鹅,种绿色大棚!找来科学种养殖方面的书籍,废寝忘食地学习,一有时间就跑到县畜牧局及养猪场向专家请教。2016年起,借助残疾人奔小康和“双创”政策的东风,在集贤县残联的指导帮助下,从“开发绿色循环经济、树立过硬品牌形象”,到“产销联动全面推广、以残助残带动增收”,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既生态环保、又能回馈社会的生产经营理念、模式,不仅自己摆脱了家庭的贫穷与落后,而且还鼓舞和带动了附近村民和残疾朋友加入到创业增收队伍中来,成为穷乡僻壤中发生的奇迹。
据了解,夫妻俩的创业基地目前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养殖面积1600平方米,场房8栋、大棚22座。2016年,育肥笨猪200头,大鹅2000只;2017年,笨猪增加到200头,大鹅4000只;2018年,可达到自繁自养,计划母猪存栏150头,仔猪存栏数3000头,每年还可向市场提供商品大鹅5000只,笨养蛋鸡200只,笨养肉鸡2700只,原生态养殖乌鸡500只,蕃茄、豆角、有机甜玉米等,计划果树栽植100棵,兼具经济和欣赏价值。创业不是目的,带领其他人走向幸福,才是她们的人生理想。如今,在县残联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集贤县丽君原生态养殖基地”终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增收。
去年6月份,参加县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后,夫妻二人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后,立即组织联络城镇有文化、懂电脑操作的残疾朋友,利用实体店和微信进行线上线下产品推广,目前已有8名残疾人加盟,并按销售额获得收入,而丽君生态养殖基地自强不息、以残助残的精神,也随着产品的销售被更多的人认可和认知,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便声名大振,主动上门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去年助残日期间,在县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创业能手交流座谈会上,她与爱人的创业事迹受到集贤县农业局、电商办等单位的关注,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现在丽君生态养殖基地(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已申报了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县电商办也主动帮助开辟网上销售渠道,未来她们打算继续深入学习互联网销售,利用网络平台,扩大自己的发展,把产品由现在的本地销售扩展到周边乃至省内外,让丽君生态养殖基地、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生产出来的优质产品走出黑土地,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