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共尖山区委书记赵彤
记者 韩庆权
如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涌动尖山大地,并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作为我市首府区的尖山区,将如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作为,记者专访了中共尖山区委书记赵彤,倾听了尖山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新作为。
赵彤说,党的十九大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阔步迈进新时代的历史盛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赵彤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干”、在于“落实”。尖山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选准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全面加快“五区”建设步伐,奋力实现“五大新作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尖山区落地生根。
赵彤说,尖山区围绕推进“五区”建设目标,重点实施“五大新作为”。一是坚持加快建设“三产发展引领区”,在提档升级上实现新作为。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三产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大对尖山区电子商务创业园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电商创业者入驻,将其打造成为集培训、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创业园,实现集聚发展,补齐第三产业短板。201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要达到35亿元以上目标,增长率达到5%。二是坚持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集聚区”,在优化升级上实现新作为。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工业园区集聚效应,积极引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中小企业入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园区扩建步伐,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扩大园区规模,使园区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集聚优质要素的发展高地。2018年全区要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要达到9亿元。同时,全面落实1+6项目包保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紫苏精深加工、安踏体育城市综合体等重点在建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三是坚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品牌区”,在强农富农上实现新作为。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作物的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的引进力度。重点推进菌菇产业发展,全面加快瑞丰菌棒项目建设步伐,依托瑞丰食用菌基地、双兴香菇种植基地推广先进的菌菇种植技术、种植经验,带动农民发展菌菇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借助“互联网+农业”平台,全面叫响“北大院”“乐万家”等品牌,鼓励“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四是坚持加快建设“创新服务示范区”,在增加民生福祉上实现新作为。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加快环境改善,加强社会保障,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创建“幸福社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努力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健全社会服务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卫生监督、健康服务等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针对全区30户精准扶贫对象,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包保责任制,逐户制定脱贫方案,明确脱贫时限和脱贫责任人,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五是坚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区”,在惠民利民上实现新作为。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继续深化“一创两建”活动,深入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扎实开展“三项攻坚战”、“农村五乱”和“城区十乱”治理活动,加大背街巷路维修养护和美化绿化力度,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区提名城区。重点加快棚户区、沉陷区安置步伐,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规划和时间节点对棚户区、沉陷区居民分批次进行有效安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加强社区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扶持业余性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
赵彤说,尖山区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深入研读,悉心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涵实质和精髓所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砥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