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19日讯 最近几天,每天从中午开始,街上、公园里、水边,随处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咬”飞舞,有的还直往人脸上扑,一群一群的,轰都轰不走。
“外面阳光挺好,寻思中午晒会太阳,回来一身‘小咬’。”最近几天“小咬”多得直往脸上“糊”。
昨日中午,记者在街路上行走,遭遇“小咬”围攻,像急雨打脸一样,睁不开眼睛,还不敢张嘴呼吸,生怕它钻进嘴里。此时的路人也不停地用双手乱舞,左右躲闪。
市区很多地方出现漫天飞舞的“小咬”,你走近它们,它便在你头顶聚集,扑向你的衣服,冲进你的眼睛,钻进你的头发……尤其是穿黄颜色衣服的市民都会“中招”,很快衣服上面落得密密麻麻的,用手一扑打,衣服上都是虫子“壮烈”后的“遗体”,看上去挺恶心。
专家称,人们俗称的“小咬”,其实是“蚜虫”的一种,属于同翅目蚜科的有翅蚜虫。一般人都认为蚜虫只是在树上爬,专吃树叶的,其实,蚜虫也分有翅膀的和无翅的两种,“小咬”就属于前一种。
“小咬儿”也有怕的东西,一见银色物体“立马走人”,所以,最好别穿黄色等鲜艳的衣服,这样就不怎么会招“小咬”了。另外可以戴上口罩、墨镜武装自己,洗衣服时加点消毒剂,或者出门前喷点花露水之类的驱虫剂。
但只要稍不注意,“小咬儿”有时候还会往人的眼睛、嘴、耳朵里钻,弄得人直闹心。专家称,如果“小咬”钻进眼睛里,用清水冲冲就能解决,如果钻进耳朵的话,最好不要着急乱掏,可以用棉球轻轻粘出即可,如果“小咬”入耳较深的话,建议找医生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