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怎个“美”字了得
//shuangyashan.dbw.cn  2017-09-13 08:29:44

我市创新开展“一创两建”活动纪实

  东北网双鸭山9月12日讯(记者 杨军)“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今日的双鸭山,真好似山水新城入画来。青山、碧水,绿树、花草、公园、广场、街心、居屋,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山水相伴、城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人美城靓,政通人和,秩序井然”,今日的双鸭山,文明之光辉耀城乡大地。漫步城区,一条条宽阔洁净的街道,一处处游人如织的广场,一栋栋新风荡漾的楼院……大街小巷,所见所闻,一股追求文明、崇尚科学、尊崇道德的风尚,正在市民中蔓延扩散。

  根据全省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安排,近年来,我市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统筹推进,构建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五化联动”的“一创两建”工作格局,努力打造优美整洁、安全有序的文明和谐宜居城乡环境。

  市委、市政府号角嘹亮,干部群众马不停蹄,为实现“一创两建”的成功,我市吹响“集结号”,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创建热潮。

  文明篇

  倡导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就像春风一样荡漾在双鸭山天地间。

  把握主题,明确创建方向。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净化城市环境,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方向,全面加强道德、文化、环境、制度四个方面的建设,努力营造城市规划好、市容市貌好、生态保护好、社会秩序好、服务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的创建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

  锁定目标,强化机制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档次、三年成特色”的要求,确定2015年为硬件秩序规范,软件文明达标阶段,重点是规范十项秩序,实现七项达标;2016年为配套设施提档,城市管理优化阶段,重点是完善十项工程,优化六项管理;2017年为形成创建特色,提升整体形象阶段,重点是形成十个特色,提升五个形象。同时,对39个主要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细化量化了64项重点工作目标,对具体工作进行了责任认定。

  项目管理,创新创建举措。实施“功能塑形”项目,从“三土”治理、功能设施配套、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细小节点入手,开展了“基础设施十项工程”排查梳理和建档工作。实施“文化塑品”项目,全市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创建文明城乡专栏”,在城乡各地设立各类公益广告宣传载体,形成强大宣传攻势。实施“道德塑魂”项目,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编成“心字歌”,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树优良家风、做五德少年”培育活动,中国文明网首页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组织实施了“精彩人生典靓四季”先进典型培育示范工程,涌现出了近百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贴近民生,打造创建品牌。重点围绕冬清、冬植、春风、春绿、夏洁、秋风“六项行动”,开展了净化城乡环境工作;重点围绕净气、兴水、增绿、治污“四项工程”,开展了整治环境秩序工作;重点围绕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素质提升“三项建设”,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

  重点围绕教育网络、主题实践、测评达标“三项机制”,开展了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目标落实工作。重点围绕添彩助力活动,开展了全市性大型志愿服务50余项,地区志愿服务队发布活动1472项,专项志愿服务队发布活动659项。

  美丽篇

  行走在双鸭山城乡间,点滴之处,城市美丽风情悄然溢出;方寸之间,城市文明风尚无声传递。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五大工程。

  以打造文明城市为契机,重点整治了市容环境,努力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标准。宝山区、尖山区、岭东区城区实行了网格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市区及四县四区综合整治背街巷道1891条。

  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为突破口,加大了交通设施建设。新建车行道1.83万平方米、人行道1.37万平方米,施划道路交通标线7万米,新安装和调整交通标志121处,维修候车亭13个,施划停车位50个,改善了城市交通微循环。

  以加强小区管理为重点,狠抓小区环境治理。共治理小开荒4.37万平方米、维护小区设施(防盗门、电梯、消防设施等)1090处,维修小区路面2000平方米,新增卫生达标小区153个,改善了住宅小区的面貌。

  在双鸭山广大农村群众的眼里,自己居住的家园似乎每天都在变化着、都在更新着……

  我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公路沿线村、旅游特色村、经济强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坚持“三个提升”,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抓好“三项工作”,确保村容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达标以上村庄均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活动设施,示范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5%以上,村内路和边沟硬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电网建设与公共通信设施齐全。有标准的村级活动室、卫生所,休闲广场和村内主干道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投入机制。示范村村内主要街道达到日产日清,达标村村内主要街道达到三日一清。 建立村庄环境常态化管护机制。制定村庄环境常态化保洁标准,不断探索建立市场化、乡镇统管、村管等常态化管护模式。目前,全市285个村庄配备了保洁人员,共有1012名保洁人员,农村垃圾桶(箱)4642个。

  “一创两建”正当时,“一创两建”在路上。眼下,我市正进一步加快推进“一创两建”工作,助力活力幸福秀美文明双鸭山建设。

作者:    来源:    编辑:王不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