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21日讯(记者 安丽 董田胜)师胜杰是“中国十大笑星”之一,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也是黑土地培养出来的著名相声演员。6月19日晚,64岁的师胜杰和他的大徒弟——黑龙江曲艺团团长刘彤,同在双鸭山市人民艺术中心“黑龙江省第三届‘欢乐的六月’百乐会相声文化节走进双鸭山市专场演出”活动上表演压轴节目《欢歌笑语》。趁师胜杰在后台候场,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1980年我曾随演出团到咱们双鸭山的岭西矿进行过慰问矿工的演出,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几条马路,还有一条新兴大街。当时隔37年后再来这里,让我都不敢认了,变化太大了,这条安邦河真漂亮,更让我惊讶的是,一个煤城,怎么能够这么干净呢?这里一切的变化,都让我感到这座城市的无限生机,祝福双鸭山越来越好!”师胜杰对城市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
师胜杰出生于相声世家,父母都是靠说相声谋生,所以师胜杰很小就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舞台上的师胜杰言谈幽默,但生活中的师胜杰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也正是因为对生活这份严肃的态度,才使得师胜杰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到了舞台上才能甩出与众不同的“包袱”。
用酒品看人品
说起师胜杰对于酒的热爱,这其中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我16岁的时候就被‘送’到生产建设兵团去下乡了,由于政审不合格,只被当作一名‘农工’进行劳动改造。当时我很瘦弱,就被人分到酒坊去烧酒,其实就是品酒。酒烧没烧好、酒的度数有多少都得先尝尝。那时我每天得工作9个小时,这时间一长了,酒量也就练出来了。”在师胜杰看来,酒品即人品,所以他收徒弟的时候也非常看重徒弟的酒品。
生活不苟言笑
师胜杰的大徒弟刘彤是黑龙江曲艺团团长、首届中央电视台相声大赛最佳逗哏奖得主,他6岁就拜师胜杰为师,40多年师生情让刘彤对师胜杰感激不尽,他说,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师胜杰陪着磨合、辅导、排练,他和师胜杰的感情甚至更像父子。
刘彤说,师胜杰虽然在舞台上包袱不断,充满了幽默,但生活中的师胜杰其实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的严肃甚至都让徒弟们害怕。“有一次师父和我们几个师兄弟参加一个聚会,我带着当时没几岁的女儿一同参加。我们坐在一桌,可由于师父一直都没说话,我们几个谁也没敢动筷。我女儿还小就老吵着要吃,我就对她说:‘师爷还没吃呢,你不能动。’后来,师父说‘吃吧’,我们这才端起酒杯。”
幽默源于生活
说起师胜杰相声的表演风格,那就是有生活。师胜杰的幽默自有一种儒雅在其中,他的灵感全部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师胜杰那种幽默的境界。
刘彤说,师胜杰的幽默从来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我师父平常话不多,但他冷不丁冒出来那么一句话够让你乐半天的。他的幽默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而且他注意观察生活,非常符合时代节奏。”
对于相声未来的发展,师胜杰说,现在还有这么多热爱相声的年轻人学习相声,这就是很好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