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双鸭山新闻网  >  农垦新闻
大爱满城共享蓝天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7-06-09 08:57:29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纪实

  东北网双鸭山6月9日讯(周洪良 马春丽 记者 刘明华)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城镇,近年来,获得了黑龙江“垦区十佳宜居农垦城”、全省“三优”文明城、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在这个城镇里,目前共计15名留守儿童,分别居住在局直七个社区居民委。但他们并没有被忘记,城管局、各社区、学校等单位纷纷伸出关爱之手,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使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共同拥有阳光与温暖。

  社区送关爱沐浴阳光般的温暖

  在红兴隆管理局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局直城管局党委、关工委及局直七个社区党组织和关工委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等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开展了对局直地区留守儿童情况的统计。同时,开展了对他们从衣食住行、学习教育、健康等方面展开了关爱行动,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各个社区的在职党员、关工委工作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和“五老”十大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留守儿童,把关爱的双手伸向他们。

  在“第二课堂”教育方面,社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室、阅览室向留守儿童开放,向他们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对留守儿童在读书方面给以“把书带家看”的特殊待遇。为了避免他们成为心灵上的“孤儿”,在寒暑假的“假期工程”,社区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特意单独通知他们参加,做到一个不拉,与其他学生一起过集体生活。

  每到寒暑假,局直阳光社区组织返乡的在校大学生担当志愿者,到社区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房间,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这一做法迅速在局直其他社区推广开来。阳光社区联系到友谊县专业心理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除了为青少年等人群服务,还义务为局直的留守儿童提供不一样的服务,引导他们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避免孤僻心理的形成。

  局直中兴社区是红兴隆农垦中心城里面积最大的社区,这个社区的留守儿童也是最多的。辖区内有第一幼儿园、第一小学、第一初中,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在放学之际,接送留守儿童安全到家。

  局直铁北社区成立“衣助衣”爱心长廊,收集爱心人士捐赠的八九成衣物及学习用品,不但根据季节变化按需分配给本辖区的留守儿童,还向其他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捐赠。

  局直学府社区打造“学习教育”型的特色品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没有放松。辖区志愿者尹凤艳为留守儿童曲洪彬做“代理妈妈”,把她领到家里来,为她缝补衣裳,帮助她辅导功课。经过辅导,读初三的曲洪彬,考试成绩排到了全学年大榜的前三名。社区为留守儿童过生日5次。社区和志愿者的关爱,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

  大爱无疆异地留守儿童继续学业

  在希望社区,有一名来自地方宝清县的留守儿童,名字叫李丹,在她两岁时,母亲离家出走,沓无音讯,她由父亲抚养,父亲再婚后与继母又生育一子女。2016年初,因与他人纠纷,她父亲把别人捅伤,被判刑入狱10年,爷爷奶奶年迈,无能力抚养她,李丹现由叔叔监管抚养,叔叔在局直地区居住,离异带有一子女,与现任妻子再婚后,又孕有一个孩子,家中生活来源全靠李丹叔叔一人打零工维持,居住条件有限,经济压力也较大,李丹被送到博雅公寓住宿,平时的生活开销由叔叔和博雅公寓负责人平慧丽帮助。社区了解情况后,志愿者为李丹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在开学之际,社区关工委工作负责人张春艳来到李丹读书的第二小学,主动与校长沟通、协调,把李丹家庭实际情况及困难详实的向校长反映,为李丹减免校服、饮用水、牛奶等费用650余元。

  多项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管理局第二小学在每学期开学时,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信息卡”,填写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现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及详细地址等。全面掌握其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及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信息卡的有关内容,对其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关工委定期对他们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体谅父母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探讨帮教孩子的措施,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学校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学校班主任积极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在外出务工时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管理局第一初中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家校联系,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监护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留守儿童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让留守儿童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从外地赶回家观看孩子的演出,学校让他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学校关爱他们的健康,邀请红兴隆中心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他们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同时宣讲保健知识,使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上至管理局,下至社区居民委,党员、志愿者、教师、社区工作者等人士纷纷伸出双手,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教育、健康成长上不掉队,不但所有的留守儿童没有辍学现象,他们在农垦中心城里生活得更加幸福,验证了这座城市的满城大爱。

作者:    来源:    编辑:王不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