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植根沃土“保丰收”
//shuangyashan.dbw.cn  2017-04-27 08:52:42

——记集贤县升昌镇保丰村第一书记田旺

  东北网双鸭山4月27日讯(记者 董升举 杨军 王司东 赵宏伟 实习 生李鑫)走进集贤县升昌镇保丰村,第一感受是街道干净整洁,石砌排水边沟内无垃圾杂物,进村后因为不清楚村委会办公地点,所以路上询问一位村民,面对记者一行的问路,村民淳朴热情地告诉我们具体方位,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想起了南宋诗人陆游所描写的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村委会办公室,田旺正与村两委班子商讨种植结构调整具体事宜。唠起种地,田旺一点也不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来的干部,着实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巧打“特”字牌 产业结构促增收

  田旺被派到升昌镇保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以来,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为宗旨,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为导向,以促农增收、民富村荣为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巧打“特”字牌,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到调优、调特,发展绿色农产品。

  去年,“保丰百家菜园”利用贫困户的土地对外承租,每块土地60平方米,年租金500元,面向城市体验种植的人群,由贫困户帮助管理,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受到各界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绿色食品,通过“百家菜园”的引领带动,对公路两侧的土地进行了规划,连片招商,引外来种经济作物瓜菜户达650亩,本村特色经济种植面积150亩。去年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今年初,成立了宝丰金秋大豆种植合作社,吸纳村民带地入社200户,流转土地60多户,共计4000多亩。

  为了帮助村民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今年2月份田旺与村党支部书记刘彦秋,还有包村干部盛昌镇人大主席李东等,带领几名种植大户先后来到绥棱县和哈尔滨考察高粱、高蛋白大豆、红谷等农作物,最后确定种植红谷,并与哈尔滨高薪农业科技研究所签订了1500亩回收合同,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每吨2800元,秋收后如果红谷价格高于保护价随行就市进行收购。目前,化肥已经到位,技术培训已完成,农具改造接近尾声,红谷种子进入待播状态。

  为把“三农”政策落实到位,他与村两委干部协调售贷资金350万元,协调优惠种子化肥,送货到村屯,亲自跑县里联系权威专家,免费为村民检测化肥等生产资料,让农户吃上定心丸。

  春种前他亲自联系聘请县农业专家、科技团队,来村屯送科技下乡,集中培训“四大作物”栽培新技术,培训人次达320人。现如今,保丰村每户都有一个种田明白人。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民貌

  “以前,一到下雨,想出门都难。如今这条路修好了,雨天出门再也不用发愁了。”保丰村忠安小屯负责人李金笑容灿烂地对记者说道。

  针对自然屯忠安群众反映“只武装建设中心村,小屯文明建设没人管”的问题,田旺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挂在心上,他积极向新农村办申请政策,一事一议专项资金为小屯修了两条一纵一横硬化路面。

  他筹措资金4万元,并取得派出及相关单位的支持,提供水泥20吨,道板砖600平方米,在忠安小屯文化建起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另外,多方协调文化活动资金2万元,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广场有了,设施仍不完善,他多次往返县扶贫开发办、体育局,争取政策性资金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建设,添置了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建成使用,成为当地百姓健身娱乐的好场所。

  在美丽乡村创建中,他组织村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定期检查,开展评比,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工资挂钩,一季一评比。确保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站得住、叫得响,给村民提供一个环境整洁、良好的村容村貌。

  找准致贫原因 输血+造血助力脱贫

  田旺把扶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协调各方力量,扶到点上、根上,切实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情解决。

  他一家一户摸情况,认真走访,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不能解决地及时向上级各部门汇报,认真建档案、留图片、记日记,精准研判贫困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做好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措施。对特困户的帮扶,村两委成员每人帮带1户,不脱贫、不脱钩。

  村民翟贵荣丈夫患有股骨头坏死和糖尿病,导致因病致贫,田旺想办法买来仔猪,让她喂食玉米和豆瓣来饲养,十个月出栏。去年翟贵荣养的每头猪达到5000元,不算人工净赚了3万元。有村民们感叹地说她家一头猪卖出了一头牛的价钱!今年翟贵荣预留了两只种猪进行繁育,继续以笨养的方式饲养。

  田旺发现贫困户陈国星干不了体力活,生活比较困难,田旺主动给他们送土粮和鸡雏发展绿色养殖。看到孩子穿衣破旧,他回家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来,并在派出单位组织捐衣活动。他用真情、真心真正地融入了保丰村。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如今在第一书记田旺的带领下,保丰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谋新路发展扩大经济效益,提升村民幸福感。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都是田书记的功劳,这个小伙子好,思想观念新,为我们村修路种树、调结构,让我们的环境改变了,钱包都鼓起来了。”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