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25日讯(记者 蒋丽波 杨昕宇)咳嗽!咳嗽!咳嗽!整宿咳嗽!从去年8月开始,正在读大二的集贤县升昌镇五星村梁月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痛苦之中,去年寒假开始休学在家。经诊断,梁月患了肺结核,现在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住院治疗,需要三万多元医药费才能治愈。然而,这三万多元医药费却成了梁月难以跨越的鸿沟,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一点一点掠夺自己的生命。
梁月生在一个农村四口之家。妈妈身患残疾,右手先天性失去功能。这给梁月的妈妈带来了很多不便,许多在平常人眼里很容易的事,对梁月的妈妈来说却都是一种考验,就连照顾自己的生活有时都是一种勉强的奢望。梁月和姐姐从小瘦弱,帮不上大人什么忙,家里生活的重担一直压在爸爸一个人身上。多年来,梁月的爸爸每天起早贪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拼命想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他们的家多年来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上。
贫困给人艰难的同时,也是对人最好的磨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梁月和姐姐身上体现的尤为充分。从小到大,梁月和姐姐都非常懂事,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生活。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梁月的姐姐很小就缀学在家,帮助妈妈作家务,和爸爸一起外出打工挣钱。在同龄孩子还在校园里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梁月的姐姐却早已经体验到了生活的艰难。梁月初中毕业后,也动了缀学的念头,但他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不多读点儿书,以后能做啥大事儿?”梁月的爸爸虽然不善言语,却有自己的理解;“知识改变命运”,梁月的妈妈也教给梁月这样的道理;而梁月的姐姐更是用自身感受告诉弟弟,上学是多么重要,“咱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可要争气呀!”
全家人的鼓励让梁月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迈进了集贤县一中的校园。他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这是全家人、尤其是姐姐的巨大付出换来的;他深知学费的来之艰辛,他在学校每花一分钱都要算一下爸爸、姐姐要多流多少汗水;他深知时间宝贵,越早学成归来,就越早能让家人轻松一些,就越早能帮家人分担重担。
因为对家人的理解,因为对自己责任的理解,梁月在学校里对自己的要求简直算是“苛刻”。操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玩得不亦乐乎,梁月却在教室里汗流浃背,埋首苦读;冬天的夜晚,同学们早早的进了暖和的被窝,梁月还在走廊的声控灯下背单词;一日三餐,同学们菜中有肉,碗中有汤,梁月却日复一日馒头米饭就咸菜。汗水不会白流,付出就有回报。2015年,梁月以500分的成绩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带着家人期盼,揣着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梁月再次踏上征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梁月越来越靠近理想的时候,病魔却来到了这个贫困的四口之家肆虐。
2015年10月,梁月出现了咳嗽的症状。一开始,他不以为意,以为是感冒,或者是他对当地的空气质量不适应。但他不知道的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和透支体力,撕破了他的健康防线,结核病菌已经偷偷地在他的肺部安营扎寨。咳嗽越来越严重,他不得不开始服用一些止咳药物,但让他意外的是,服药不光没有效果,咳嗽却越来越重。等到寒假他回到家里时,咳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白天咳,晚上也咳,咳得整宿整宿地睡不好觉。
家人慌了!孩子这是怎么了?梁月的爸爸妈妈赶忙东拼西凑借了三千元钱带着梁月来到集贤县人民医院就诊。然而医生的话却让他们倍感压力:到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看吧,那的医疗条件比这好,别在这耽误了孩子。当天下午,梁月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梁月,他患上了肺结核,因为病情被拖延,肺部已经出现了一处穿孔,必须住院治疗。
有一丝欣慰:孩子没患什么不治之症。但更多的还是压力:医疗费从何而来?妈妈留在医院陪着梁月,爸爸回到家中东奔西走,四处筹借医疗费。何其难也!早前几年,梁月家中的老房子墙倒顶漏,是梁月妈妈的兄弟姐妹们集资进行了简单翻盖,虽说亲戚们都说不用还,但人情却是欠下了。如今又遇到了难处,却还得向亲戚们伸手;梁月的姐姐已经出嫁,也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全都送了回来……这就样东拼西凑,在一个半月的治疗时间里,梁月家里欠下了两万多元外债,而梁月的结核病需要至少一年的长期治疗。无可夺何之时,病情刚刚得到控制梁月就选择了回家口服药物继续治疗。出院之时,医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加强营养,坚持服药,每三个月必须回来复查。
回到家中,看着体重却只有九十多斤的孩子那瘦弱的样子,梁月的爸爸妈妈心疼极了,“病不找壮人”,孩子这病就是从瘦弱的底子上来的呀!从那天开始,梁月的爸爸妈妈想方设法给孩子增加营养,但贫困的现实却让他们捉襟见肘,只能东家借一只鸡,西家赊斤肉,争取让孩子多吃一点油水。期盼孩子能早点好起来。
然而,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期盼。今年8月,梁月的病情又一次恶化。复查时,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综合内科主任王华告诉记者,梁月在家治疗期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恶化。“这次检查发现,梁月的肺部由最开始的一个孔恶化成了三个孔。必须住院治疗。如果再次出现反复,病情极有可能转变为‘耐药性结核’,由现在的‘可治愈’变成‘绝症’。所以医院不让梁月再回家治疗。”
对于梁月的病情,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清楚,但摆在一家人面前的难题是:三万多元的医疗费从何而来?陪同记者到医院采访的的五星村“第一书记”戴建团告诉记者,梁月家到现在连过冬的取暖煤都没买呢,家中的每一分钱都拿来给孩子治病了。采访时梁月一直坚强地微笑着,但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梁月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愿望:“会有人来帮助我吗?”
救助热线:13946616001
13555197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