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集贤县 > 集贤新闻 正文
革命老区合发村变美丽了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10-19 08:38:31

——喜看集贤县兴安乡合发村新变化

  东北网双鸭山10月19日讯(记者 杨军 王司东)昔日,这里曾是一块浸透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热土,是一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

  而今,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干群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来到集贤县兴安乡合发村,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让人为之兴奋,为之赞叹。

  合发村始建于1911年, 1997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谈起村子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强深有感触,因为有了省市县各级老促会的关心帮助和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村两委班子才能心无旁骛、干劲十足、全心全意地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一条脱胎换骨的变迁路。

  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实施富民产业。合发村属于人多地少的村子,一直以来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因为地下渗水无法改种水田,所以村里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积极建设旱田高产攻关实验区,改进耕作方法,改善生产条件,改良种植品种,推广先进技术,提升玉米等旱田作物品质。为使田间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先后打了27眼抗旱井,覆盖全村土地,努力实现产量和效益最大化。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适度扩大西瓜、白瓜、蔬菜、果树等种植面积近200亩,让村民从有限土地中获得更大实惠。

  在此基础上,抓好以黄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打造养殖专业村。目前发展养牛、养猪、养羊等专业户20多户,全村饲养繁殖、育肥肉牛867头,羊700多只,生猪1000多头。建设生物粪肥场两处,解决了农家肥,缓解了垃圾排放问题。牛、羊、猪,每年为农民带来了超过种粮食数倍的收益。发展劳务输出产业,转移劳动力,每年增收100多万元。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出发点,坚持丰收从科普抓起,秋获从隆冬做起,举办科普培训班,邀请农业、畜牧专家为村民进行先进实用技术讲座,把科技帮富这篇文章做好做大。通过培育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全村发展养殖合作社2个,玉米种植合作社1个,基本实现了服务农民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

  经济发展上去了,还要让村民生活的更加舒适快乐。近年来,合发村致力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协调争取,改造自来水3次,新建标准化井房;修村内水泥路2公里,其他路也进行硬化改造,正在筹资准备安装路灯;改建了村办公室和标准卫生所、农家书屋;因地制宜建设小广场并安装健身路径;改造输电线路,确保用电安全;加快进行泥草房改造;植树造林,绿化村屯。全力提高合作医疗和电视、电话、网线入户率。

  今年以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强和驻村第一书记陈宇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区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和党对革命老区的基本方针、政策。通过入户走访,调查研究,熟悉村情,了解民情,把群众所期所盼,变为他们的所思所想。特别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战。

  为扶真贫、真扶贫,合发村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解决难、克服等、坚持为、落得实,把准“村民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和确认审批”五关;采取措施实现帮扶“脱贫规划、干部包扶、科技服务、真情温暖”四到户,使贫困户满意、村民认可、无矛盾、无纠纷,无不安定因素。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第一书记还一起筹集米、面、油,为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党员解燃眉之急,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

  目前,合发村正按照“一户一法”的扶贫方针,强化措施,精准发力,落实责任,真抓真扶,全村重点贫困户全部做到干部包扶到户到人,正按照脱贫目标和年度计划稳步推进。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