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背街巷道整治掠影
东北网双鸭山10月19日讯(记者 马淑芬)背街小巷,城市文化一首婉约清丽的小诗,一幅古朴恬淡的画卷,在宝清县“挺进全省十强第一梯队、建设龙江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壮美蓝图中,情系万千百姓的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就如一颗颗珍珠点缀其间。
自4月我市拉开背街巷道整治工作战幕以来,宝清县委、县政府精心准备,统筹规划,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技术指导,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下一盘棋,截至目前,全面完成了2016年度背街巷道综合整治工作,并建立了严格的后续维修养护机制,打造了较为通畅、整洁的背街巷道环境,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务实为民干群同心协力
今年,宝清县继续把道路综合整治作为解决群众最急需、最期盼、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在县财政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年初,在县委常委会议上确定了“计划安排200万左右资金,全面整治背街巷道”的工作目标。
宝清县背街巷道整治以县住建局为主要实施主体,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参与,并把各单位包保路段整治完成情况列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坚持“整治一条,改造一条,成功一条,让群众满意一条”的工作思路,由行政执法局抽调10名工作人员和4台车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动员工作,同时,各包保单位根据各自路段存在的难点,主动上门沟通,让群众理解道路整治的意义和目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先后开展了“星期天奉献日”、“中小学生劳动体验日”、“机关企事业单位会战日”等多个围绕背街巷道综合整治的活动。
背街巷道整治得到了全县百姓的大力支持。在宝清县住建部门对砂石路进行维修整治上料工作和后续保养维护期间,经常有市民主动沟通,提出自家门前和所在道路整治意见或要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代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自己代表民众的看法和建议。
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工程
为了整体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交通路网适用性,保证百姓出行安全,宝清县注重道路修建的全局性、均衡性和细节性发展。
近年来,宝清县不断加大道路修建力度,道路网络格局已经由“三横三纵”发展成为“六横六纵”、老城区道路网络和城南城北新型路网相结合的大格局模式,砂石路正在被逐年消化。今年,宝清县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加大消灭砂石路工作力度,完成了永发路、西幸福、朝阳路等6条砂石路新建油路工程,共计3.2公里、3.6万平方米。特别是西幸福和朝阳路的铺设完成,标志着宝清县老城区砂石路全部消灭,老城区内主次干路实现了百分百硬化。
对于近年无法完成硬化的道路,宝清县细致划分了两个梯队,即28条次干路和84条小巷路,要求次干道砂石路的平整度、宽度与硬化道路无缝衔接,小巷道达到平整、干净、整洁,边沟不堵塞,以此确保道路通行顺畅,打造百姓满意的精品工程。
管护结合推行长效机制
宝清县实行以修为主,管理、养护相结合的整治方式,在完成背街巷道的基础整平、边沟清淤、铺装砂石料和杂草清割工作后,推行长效化管理机制,保证县城内背街巷道长期通畅、干净、整洁。
预留30万资金安排为日常维修养护费用,结合道路实际情况随时灵活改变运用养护方法。路基高的路段,以“勤刮”为主,及时铺垫,边沟做到集中挖掘及时清掏;低洼路段,定期疏通边沟,随时铺垫砂石料。调整工作模式,每2个巷道口配置1个垃圾箱,每日实行机械化清运,提高清运效率。执法局、城建处、环卫处设监督管理人员,包保单位设兼职负责人,每天巡查监督,对背街小巷沿线的乱堆乱放进行清除和规范,对占道摊点进行规范。狠抓背街小巷非法小广告及牛皮癣、乱贴挂、乱搭建、乱倒垃圾污水的整治。 路平民心顺!经过两个多月的环境整治,宝清县背街巷道里的百姓欣慰地看到,家门口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