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14日讯(记者 张英扬)在尖山区新兴大街东北亚商厦前的人行道上,常年停靠着一台特殊的车,上午驶来,傍晚驶去。人们对这台车都很亲切,充满着敬意;如果车不出现,就感觉像是缺点什么。这台车承载着人们的爱心,承载着生命的源泉,是能够代表一座城市人性温情和时代文明的流动地标。这台车,就是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车。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10时20分许,撑着雨伞行进在秋雨淅沥、带着丝丝寒意的街头,记者又见到了这台无偿献血车。记者顺便走进无偿献血车内,感受爱心涌动的温暖。
车内很温暖,除了空调的作用,更多的是无偿献血者的爱心使然。
车内有4位无偿献血者和5名血站工作人员。体检医生忙着为献血者登记、指导献血者填写表格;检验员把从献血者手背上抽取的少量血液滴在检验纸上进行初筛;采血护士为检验合格的献血者采血,带着献血者体温的血液流入血袋中。车内空间虽稍显狭窄,但采血流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工作人员一边忙碌,一边微笑着地与献血者交流,让人感受到一份热情。
献血者神态自然,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有紧张的情绪。据介绍,他们都是接到市中心血站手机短信后特地赶来的。近期,AB型和B型血液需求量大,市中心血站分别向1000名两种血型的献血者发了手机短信。
38岁的宋立军是黑龙江建龙公司一名挖掘机司机,体格壮硕,首次献血的他很淡定,自称没啥反应。采血护士李丽告诉他,按压止血贴5分钟左右,献血后过4个小时再把止血贴摘掉。说来也巧,宋立军是陪初中同学张志强来献血的,受同学感染,他也要献点爱心。张志强是第四次来献血的,他说,无偿献血能够献爱心、做公益,帮助别人,同时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很乐于献血。两位同学准备借献血后需要“补补”的由头,中午聚餐撮一顿,询问采血护士李丽吃点、喝点什么好。李丽建议,要“多喝点汤”。献血后经短暂休息,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连说带笑地离开了。
“我年年来这里献血,除非外出不在家。”49岁的朱健女士说,这次是她第十五次献血。体检医生查了下记录,朱健从2002年开始献血,算上这次的400毫升,已经总计献血5400毫升!朱健说,献血是件好事,也是件乐事,不献血就感觉难受。每次献血都是一次免费体检,而且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11时7分许,见到车内暂时无人采血,采血护士李丽起身去上厕所。李丽说,因为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平时她一上午都不敢喝水。
临近中午,陆续又有几位献血者进入车内。记者认出其中一位献血者是某局的局长,正处级领导干部。据介绍,他也是接到手机短信后赶来的。
“两次献血间隔要半年时间。看看,电脑都登录不上去。你距离下次献血期还有11天,10月20号再来吧,不要着急。”体检医生关红艳劝说一位小伙子。小伙子略带遗憾地下了车。
还有一位男士经过初筛后也不能献血,检验员解释说这属于“乳糜血”。该男士说,自己早上吃了黄瓜炒鸡蛋。检验员告诉该男士,献血前三餐要清淡些,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鸡鸭鱼肉、花生、瓜子、方便面等。据检验员介绍,经过初筛,可以检验血型、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7项指标。
11时40分许,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车内,送来了盒饭,将献血者捐献的袋装血液装入储存箱带回血站。
经询问获悉,截至9月底,市区今年共有6304人次无偿献血,献血量2521600毫升。
下了无偿献血车后,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血浓于水,记者心头被一股无形的情感温暖着,不再感觉寒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