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13日讯(记者 马淑芬金)秋时节,宝清县的绿色的田野换上了“金装”,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的稻浪,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讯!
宝清县万金山乡方胜村金满仓农民合作社水稻示范基地是稻、鸭共生区,稻田养鸭、鸭稻共生。今年,该基地种植面积5000亩,投放鸭雏1000只,鸭粪取代了化肥,鸭子的走动防止了病害的发生,鸭子吃虫代替了农药,鸭子啄食、走动替代了除草剂。同时,由于鸭群的田间活动,更有助于植物对土壤营养的吸收。
田野里,村民们有的挥舞镰刀收割,有的蹲在地里捆绑,一片繁忙。只见他们左手握住稻杆上端,右手紧握镰刀在稻杆根部一撩,一片片水稻顺势倒下,整齐地落在田中。金满仓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忠才介绍说,收割机固然效率高,但容易把水稻碰落田间,也没有手工打的干净。使用传统的镰刀收割水稻方式,自然晾晒,虽然成本高、效率低,但是大米的营养和口味都会更好。
据悉,去年,李忠才种植的30亩鸭稻米没收割前就以15元一斤的价格订购一空,是传统大米的10倍。今年,他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把鸭稻种在了富硒带上,并注册了“胜河牌”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