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媒体双鸭山 正文
双鸭山民生保障惠及困难群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9-22 08:42:52

  黑龙江日报9月22日讯(国林岳 本报记者 刘晓云)受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矿”)生产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企业严重亏损,职工生活困难。双鸭山市坚持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从3月底开始,在全市开展以“煤城一家人,共同渡难关、携手求发展,脱困奔小康”为主题的帮扶活动,活动形式是“市级领导进班组、党员干部进家庭、社会各界送温暖”,活动时间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年底。

  市级领导带头进班组。30名市级领导干部和126个单位参加了双矿30个班组和4655户贫困家庭的“两进”工作。目前,30名市级领导干部中已有27人完成了“进班组”工作,并按要求认真详细填报了工作写实。

  全市党员干部进家庭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密切配合,制定周密计划,抽调专人负责,在组织上加以保证。各单位在落实党员干部进家庭上均是领导带头,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认真研究“两个说明白”、“两个搞清楚”。在进家庭中细致讲解相关政策,详实记录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认真倾听困难职工的心声和要求,把“深”、“亲”、“真”、“实”四字要求融于工作之中,积极化解矛盾,用实的作风把职工的实际情况摸清摸透,找准实际困难。

  市机关工委及时全面听取了124家单位“党员干部进家庭”的工作情况汇报,并按工作制度每月25日收集整理每户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信息,逐一进行分类,建立困难职工家庭信息档案。经过三轮近1.4万人次的党员干部“进家庭”,全面掌握了双矿集团提供的4655名困难职工情况,实现了一户一档和科学管理,为全市下步脱贫计划提供详实数据。

  针对特困救助,双鸭山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变“输血”为“造血”,采取务实的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推进解决。

  医疗方面,民政局、卫计委、总工会、医保局与保险公司联系,形成帮扶合力。目前市医保局已与双鸭山几家商业保险公司接洽,商谈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业务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事宜,由政府组织进行公开招标,争取为双矿因病致贫人员提供特殊的保险政策。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共16家),已全部为双矿特困职工开设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并实行“先救治、后付费”的诊疗原则。低保家庭医疗实现全部免费,即医保报销70%,民政报销余下的30%中的70%,再余下的由财政和医院全部承担。市医保局已为双矿组织化分流人员4000人办理了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并按照第一层次缴纳医疗保险费(最低缴费标准),享受第三层次医疗保险待遇(最高待遇标准),目前已有16人次享受了医保待遇,医保基金支付医疗费15万余元。

  就业和培训方面,市职教集团举办了月嫂培训班两期,培训110人;举办中式面点两期,培训219人。举办了全市“两进一送”双矿集团困难职工家属子女培训就业招聘洽谈会,共组织吸引了67家市内外企业和400余名双矿职工家属、子女参会洽谈,有176人现场与企业签订了意向性就业协议。

  搭建载体创业创新

  9月19日下午,双鸭山市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里人头攒动,很是热闹。运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又一拨刚从培训班结业后到这里实地学习的双矿分流人员。

  双鸭山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全民创新创业新载体。借助闲置地产资源,正在建设“互联网+双创基地”,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提供办公场地、网络保障、专家支持、项目辅导、产品测试、营销渠道等多种服务。从电子商务创业园、运营中心到“双创基地”,市政府均实行免租金、免管理费、免水电费的“三免”政策措施,让创业热情青年和团队实现“零成本”入园创业,真正为电商创业者降低了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压力,为电商创新创业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目前,电子商务创业园已有14家电商入驻,创造电商就业岗位200余个。

  双鸭山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实际,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以国企脱困职工安置为重点,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夯实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全市就业创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今年以来,各项就业重点目标稳步推进,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698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21人。

  为全面提升创业质量,双鸭山市还针对不同创业群体,积极建设创业引领基地。为助推青年人创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吸引高端人才返乡创业,启动了打造青年(大学生)创业社区建设,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企业登记注册、项目路演、企业交流、创业基础培训、创业者能力测评、创业实训指导、创业政策等一站式服务,并为入驻企业按规定年度减免租赁费、水费、电费、物业费等费用,帮助其成功孵化。为解决双矿分流人员的创业难题,积极打造岭东区花菇种植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种植场地、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

  双矿分流人员的安置力度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减轻脱困发展的压力。市委、市政府在巩固第一批组织化分流安置成果、认真总结安置经验的基础上,于年初启动了第二批分流人员安置工作。为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安置任务,各有关县区和单位着力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并将所开发岗位全部优先用于第二批分流人员安置。截至目前,以建设花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基地为重点,同时鼓励辖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市直和在双中省有关单位挖潜等方式共开发岗位5136个,9月底全部到位。

  各界支持爱心助学

  “小伙子考了多少分啊,考上的哪所大学,什么专业?”

  “653分,被北京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成绩不错,祝贺你,也祝贺你的爸爸妈妈。”

  这是不久前的一天,市委书记孙喆走访慰问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王石安,为他送去金秋助学资金和慰问品时的一幕。王石安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母亲没有工作,也身患病痛,家庭条件困难。通过“爱心助学”工程,王石安安心上大学了。

  2016年,双鸭山市“爱心助学”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宗旨,积极开展精准学生资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大力资助贫困大学新生。自2016年“爱心助学”资助贫困大学新生活动启动以来,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军分区、市工商联等各帮扶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截至8月30日,各帮扶单位已确定979名拟资助困难大学新生名单,其中双矿困难家庭学生368人,9月初已以银行卡形式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

  积极开展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市教育局按照省有关要求,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对前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热情服务,探索“一站式”服务方式,现场指导并提供专用电脑用于学生网上贷款注册和申请;实行“想贷尽贷”,本专科最高贷款额度每年8000元,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最高贷款额度每年12000元,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截至8月30日,全市贷款总量1475人,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贷款金额1080万元。其中,市本级470人,贷款金额353万元(双矿家庭子女85人,贷款金额68万元)。

  广泛募集“爱心助学”资金。“爱心助学”资金募集工作于4月启动,得到了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截至8月30日,市爱心助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收到6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款168,560元。

  有效开展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工作。年初,制定了《双鸭山市救助贫困学生实施方案》,全年计划筹集资金50万元,用于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购买教材、校服及学习用品等,现已筹集资金41.7万元。首批资助市区42所学校1616名贫困学生,资金32.32万元,其中资助6个独立矿区10所学校629名双矿困难家庭学生,资金12.58万元。

  原文: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60922/226078.html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