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用奉献播撒希望 用心灵呵护学生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9-20 08:51:03

  东北网双鸭山9月20日讯 多年来,第三十四中学,本着“人人都是德育的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教育主阵地”的理念,坚持“处处皆有激励,人人尽享成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努力优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在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班主任工作会议,研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人人教育的德育工作氛围。

  用“感人事迹”感染学生。学校开展“校园明星”、“新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用“心健课程”温暖学生。针对单亲家庭和父母外出打工学生较多的现象,学校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用“学科教学”指引学生。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采用激励的语言,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主法制、科学发展观等教育。

  用“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学校规定,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规活动常年不变:如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团会,宣传板报,纳新团员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节、校园科技节,假期的感恩、读书等实践活动,期末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成功,在活动的体验中健康成长;他们还配合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演讲赛,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全市中学生篮球赛等教育体验活动,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环保意识和勇于拼搏竞争、互帮互爱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抗挫折能力。学校还聘请宝山区派出所干警方晓明同志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进行符合学校实际的、贴近师生生活的法制专题讲座。

  为了挖掘学生潜力,张扬个性,以艺育德,以艺启智,学校坚持传承传统项目,田径训练队和美术兴趣小组长年坚持活动,通过“艺术节”、“体育节”、参加省市大型比赛、特长生培养,多角度为学生搭建平台,以特色引领发展,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学校还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家庭和学校实际,定期研究家长学校的办学思想、上课模式、教师培训、学习内容,制定家长学校发展规划,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加强校本研训,以教科研推进课改顺利实施,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以“有效教学聚焦课堂”为主题,本着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提高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他们从需求出发,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利用每个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创设竞争的教学氛围,激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开展教师读书及论坛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知识文化修养;重视教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提升业务能力;进行评价改革,以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学校还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完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语言,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能传递教育的信息,创设了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育人环境,用“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

  多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创建科研单位”、“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省平安和谐校园”、“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省师德先进集体”、“省群众满意学校”、“省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标准化保健室”、“省卫生先进单位”、“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学校”、 “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教育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幸福一方社会。采访中,学校教师纷纷表示,他们会一如既往,努力耕耘,用奉献播撒希望,用心灵呵护学生,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执着前行。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