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7日讯(徐佳 记者 朱悦)近日午夜时分,已经胸痛近两个小时的周先生被朋友送到了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急诊科。当时的周先生已经疼得满头大汗,异常痛苦。在经过几次抢救和十天的治疗后,周先生终于重获“新生”。回想起刚刚入院时的情景,全家人现在仍然心有余悸……
凌晨四次电除颤挽救濒危生命
周先生被送到医院,值班医生王建疆立即组织大家急救:测血压、吸氧、注射升压药。心电监护显示患者为心肌梗死,需要入院治疗。正当大家准备将患者运送到心血管内科时,值班护士突然报告:“病人浑身抽搐,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王建疆立刻赶到病人床旁,确定病人为典型的“阿斯综合征”(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这种病来势凶猛,死亡率很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王建疆一面迅速给病人做心肺复苏,一面开启除颤仪准备为患者进行电除颤,护士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心血管内科一病房值班医生于波。
第一次电除颤后,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王建疆继续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二次电除颤后,患者还是没有生命迹象。关键时刻,于波从科室赶到,共同参与抢救。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泵入降压药,当除颤仪的电极第三次电击患者的胸部后,周先生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神志也清醒了。于波意识到患者的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第一时间将他送回到病房。大家推着平车刚刚走出急诊科,病人又出现抽搐,身体蜷缩在一起,于波急呼:“不好,我们马上回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刻调转方向,向诊室跑去。第四次电除颤,病人情况稳定下来。为了确保途中的万无一失,于波跑回科室取来便携式电除颤及心电监护仪,一路在急诊科人员的监护下,将病人安全地送到科室。
急诊介入取栓畅通心脏主干道
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多次出现过休克症状,病情急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波回到科室后,立即电话联系了擅长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副院长李辉、心血管内科一病房主任赵婕及导管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请他们来院会诊。不到半个小时,大家相继赶到医院。由于病人深夜发病,只有妻子和一位朋友在身边,没有带够手术的费用,李辉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给与急诊介入治疗。
凌晨2时20分,在与家属详细沟通后,患者被送进了导管室。李辉在赵婕的协助下,顺利将导管送入患者体内,发现患者右侧血管一处已经100%闭塞,闭塞处有血栓,确诊病人为冠心病,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需要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个小时后,经过抽取粥样硬化斑块及支架植入后,重新打通患者心脏闭塞的血管,恢复了心脏血流循环,手术成功完成,患者周先生在总医院医务人员的通力合作、全力救助下获得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