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房产频道综合消息近日,上海徐汇区南宁路的该行政服务中心离婚登记处门口贴出通知称:鉴于今天办理离婚登记人数众多,已超出我中心业务接待能力……
为什么离婚登记人数突然多了起来?原来前两天,网上流传上海将实行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好多人慌了,又一次选择“离婚买房”。截至8月29日19:36,当日一手房签约套数已达1629套,超过了3月24日,即“沪九条”发布前一日1360套的成交量。
然而昨日,上海住建委的一句话,又让那些刚办完离婚的人欲哭无泪……
为了买房不惜冒大风险假离婚,你以为这就行了?小编告诉你,还有甚者竟然为了买房假结婚!

近期,记者在上海在走访楼市时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项隐秘的服务——通过“假结婚”,帮人骗取购房资格。
所谓“假结婚”,其实是真的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一些没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通过中介找人办理真实的结婚手续,达到具备购房资格买房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支付给中介以及“假结婚”对象一定的报酬。房屋交易流程结束后,双方再离婚。
假结婚业务收费惊人数万到十万不等
记者通过数周的暗访调查,走进了隐蔽在现实和网络上的假结婚圈子,发现其中收费惊人。
中介告诉记者,具体的价格与假结婚对象的年龄、性别挂钩。如果男性寻找女性假结婚,一般需要五万元,“结婚对象”年龄一般在四五十岁左右;如果需要更年轻的,价格则需要十万元。
假结婚对象来自不同行业一切就像流水线
那么,这些所谓的假结婚“人选”,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交易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记者花费20块钱,就被允许进入了以假结婚群,在QQ上,记者联系上了中间人,他答应牵线搭桥,安排记者与假结婚对象见面。而当记者来到见面地点,发现这里竟然就是静安区婚姻登记处门口。“只要你见了人满意,交五万块钱,就可以立马登记结婚。很方便。”这位中间人透露,五万块钱中,三万五千块钱归假结婚对象,而剩余的一万五千元就是他的中介费。
不久,第一名假结婚对象出现了,中间人介绍,这位小伙平时在餐厅当服务员。随后,他让这位小伙拿出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征信记录。户口本上的资料显示,这位小伙不到30岁,未婚。记者故意表示对这名男子长相不满,中间人很快又叫来了一名30多岁的男子,职业是送外卖,他告诉记者,需要还债,靠目前送外卖的工资挣得太少,所以才想到假结婚挣钱。
一切就像流水线。
然而,不管是假离婚还是假结婚,都是有巨大风险的,弄不好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此分享一篇来自中国普法网的介绍,希望大家三思而后行!
假结婚是签协议,看起来是一套完美的程序,但法学专家表示,背后的风险很大。
首先,这些公司开展假结婚的中介业务本身就不合法,因为没有一个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有假结婚中介业务。所谓的协议也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双方办理的是真的结婚证,则购房行为发生在婚后,理论上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离婚时对方提出分割财产的要求,则实际购房人的利益有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
我们国家《婚姻法》明确规定婚姻自由,如果结婚购房后,对方拒绝离婚,则实际购房人可能还要通过司法诉讼等方式才能达到目的,不仅浪费时间金钱,同时也会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如果双方办理的是假的结婚证,则很可能涉嫌触犯刑事犯罪,一旦被查处,相关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将更加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内容综合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普法网、人民网、看看新闻网、中国之声、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