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31日讯(记者 安丽)在四排边赫哲族乡,只要提起外勤民警老于,当地的老百姓都会树起大拇指,称他是一位好民警。
老百姓口中的老于,是四排边防派出所外勤民警于学权。他常说:“户籍外勤是接触老百姓的第一道门槛,对老百姓多一份暖心就会换来他们真切的笑容。”
把群众的事办好了,心里才踏实。今年4月份的一天,于学权在走访到村民麻兴邦家中的时候,从麻兴邦老人的口中了解到其女儿麻学兰和两个外孙女均没有户口。
麻兴邦老人说,早在1983年,女儿麻学兰托媒人介绍嫁给了四排赫哲族乡马架子林场的职工徐某某,婚后徐某某与麻学兰夫妇二人先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2004年,徐某某与麻学兰夫妇二人因感情不合离了婚,离婚后麻学兰带着两个没有户口的女儿回到了娘家麻兴邦家,徐某某作为马架子林场的工人,按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他们现在却有三个孩子,当年徐某某与麻学兰夫妇只为儿子到派出所办理了落户手续,两个女儿因苦于没有落户手续没能办理落户。至于母亲麻学兰是黑户的问题,完全是出于麻兴邦老人的原因,女儿麻学兰出生就没有为其到派出所办理出生落户。于学权从麻兴邦老人的话语和表情中不难看出,一家三口人为黑户的问题真的很无奈。
随后,于学权马不停蹄地搜集补落户口方面的有关材料,并将材料上报县局、市局审批,经多方走访协调,终将麻学兰及其两个女儿的户口补落完毕。当麻学兰把补落完的户口拿到手中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对于学权说:“真太谢谢你了,你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
还记得,你为急需用身份证报考志愿的考生立即办理临时证后,那双喜悦的眼睛吗?还记得,你为着急的小伙当日办结婚迁落户后,那激动的表情吗?还记得,你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时,那句真挚的感谢吗?还记得,你在节假日坚守岗位为返乡群众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业务后,群众那满足的微笑吗?举手之劳,感动你我,这就是户籍外勤民警于学权的爱民经。
虽不曾在春暖花开之时漫步群花丛中,虽不曾在月光洒满大地之际陪伴家人左右,或许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只要能把对事业的情、对岗位的爱无私奉献给群众,老于就会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