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集贤县 > 集贤新闻 正文
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福利镇农业产业化进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8-23 07:50:52

在“调”上入手在“实”上下功夫

  东北网双鸭山8月23日讯(李学军 记者 王司)东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福利镇党委、政府不断引导全镇广大干群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建设基地,与时俱进地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转变观念定思路

  福利镇是集贤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资源丰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农业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为富而调,为民而调”。是福利镇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调整之初,多数人的思想理念与发展需求却不相适应。

  干部因循守旧不会调、认为群众不听话求稳怕乱不敢调、群众存在“手中无粮心发慌”的观念不想调、技术落后不会调,这一切都是工作上的“拦路虎”。

  发动宣传,大户带动。福利镇先后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学先进、树样榜。用粮食市场的变化,以事实说话,引导农民观念逐渐转变,并通过大力宣传各类种、养、加大户的经验等一大批身边致富典型,发展大户经济、能人经济,以大户带调整,以能人示范调整,初步解决农户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矛盾。

  2016年,全镇果蔬种植面积达2470亩,露地蔬菜总种植面积达1510亩,预计产量达2480万斤,产值达3190万元。建立果蔬专业村13个,建立金星、先锋、东兴、胜利等4个规模种植小区,全镇种植大户56户。水稻实现种植面积11800亩,小杂粮480亩。

  基地带动增效益

  市场有风险,也有商机。面向市场定项目,面向市场定品种,面向市场定规模,引导农户种植水稻、果蔬等农作物。福利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立足自身,着眼全局,为结构调整找准了方向。

  依托地域优势发展观光及采摘农业,建立东兴、新发村采摘园250亩,在双丰村(光辉屯)、胜利村、东发村建成18个农家乐,在东荣村建设一个105亩集采摘、休闲一体的家庭农场。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观光旅游强镇为主体思路,以大普提寺、笔架山水库、七星峰旅游开发为依托,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发展成为福利镇的支柱产业,以创新作为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寻求经济的绿色增长”。是福利镇《十三五计划》的亮点工程。

  创新发展农业产业思路,福利镇依托各类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农产品开发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先后成立了集福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芹菜、豆角、黄瓜、葡萄、茄子、尖椒、韭菜等品种已通过产品认证。成立了金星香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小明甲蔬菜合作社、东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胜利农机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成立金星春华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日光节能温室10栋,标准化蔬菜大棚130栋,225亩,温室10栋,年产果蔬180万斤,产值450万元。2016年有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示范社、规范社要求,即,胜利农机专业合作社,高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和春华果蔬三农专业合作社,目前全镇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个。

  精准服务促调整

  福利镇各个部门、村屯干部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观念,增加为农服务意识,努力在技术、资金、项目、流通、示范、治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在投入之初认真调研,坚持科学投入,通过增加投入上规模,形成特色,生产精品,在投入渠道方面着重引导农民主动投入。

  首先是加大技术投入,做到科技普及与农业生产实际相匹配。在全镇健全技术推广网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常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近年来印发各类技术资料8000多份,举办培训班24次,受训人达5000余人,提高了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

  在春华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徐树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的茄子一角钱一斤,我们合作社采用割茬再生技术,避开了市场低价,又有大棚的保护,从9月初开始上市,能到10月末,去年2公顷多地的茄子收入90多万元。”

  引导农民发展保护地栽培,使果蔬避开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延长或提早果蔬的生长期和成熟期,成倍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技术创新让农民有了更多的收获。

  加大土地使用政策支持,对用于新建大棚的土地,可以优先承包机动地或优惠机动地承包价格,对规模化经营的合作社,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镇党委、政府为结构调整想尽了办法。

  “春华果蔬种植合作社正在筹建果蔬冷藏项目,但资金缺口巨大,今年我们将其项目上报到省里,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合作社有可能得到几百万元的补贴补助,到时合作社的资金问题就解决了,冷藏项目建成,将成倍增加农民的收入。”福利镇党委负责人在交流时急切而又充满希望。

  2016年,福利镇通过协调县信用联社、县妇联、县就业局等单位,共帮助协调资金1567万元,为棚室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结构调整取得的可喜成效,福利镇又把脱贫攻坚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做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坚决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努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