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生活万象 正文
兰州发生两起“虚构绑架电信诈骗”持身份证中学生案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8-18 09:53:03

记者 赵志锋

  原标题:嫌疑人瞄准16岁以上持身份证学生群体

  8月16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通报了近日成功处置的两起针对刚持有身份证的中学生“虚构绑架电信诈骗”案。

  8月12日,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接到报警,报案人称刚接到一个电话号码为+00800的陌生网络电话,电话中一陌生男子告知报案人他们的孩子已被绑架,并用威胁的口气要求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户汇入赎金。

  8月14日,刑警支队二大队再次接到报警,报案人称刚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被绑架了。电话中,该男子用威胁恐吓的口气要求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入赎金。两起案件的报警描述异常相似,案件的连续发生立即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接报后,警方迅速调取受害人轨迹及行走路线,对其进行跟踪侦查,锁定了受害人所处的位置。经过10余小时的侦查工作,民警成功将受害人解救。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负责人介绍,两起“虚构绑架电信诈骗”案主要针对人群是十六周岁以上持有身份证的学生群体。在询问被解救的受害人后得知:犯罪嫌疑人声称自己是重庆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身份证名下办理的银行卡涉及“洗钱”犯罪,告知受害人一个可以查到自己犯罪记录及通缉令的网址,并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以开展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关闭所有的通讯设备不能与外界联系,并购买新手机、办理新的手机卡与嫌疑人单线联系。同时,嫌疑人要求受害人住在其指定的招待所、宾馆内。随后,嫌疑人正是利用这段时间,拨打受害人父母的手机让其相信自己的孩子已被绑架,从而要求家长给嫌疑人账户汇款、打钱,进行诈骗。

  据警方介绍,近期发生的“虚构绑架电信诈骗”案件针对人群为十六周岁以上持有身份证的青少年,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在遇到被恐吓后难以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判断。此类案件嫌疑人冒充公、检、法等政府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虚假政府网站伪造信息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信以为真后按照嫌疑人提前设计好的步骤掉入其陷阱,其间,嫌疑人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后实施诈骗。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使其诈骗得手。

  在学生开学前夕,兰州警方特别提醒学生及其家长,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看到陌生信息不予理睬,接到陌生电话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或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家长们接到恐吓诈骗电话后第一时间与警方联系,应听取警方建议配合警方工作,杜绝此类案件再次发生。(舒红艳制图/李晓军)

作者:    来源: 法制日报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