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我市在全省首创“农村干部学校”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8-05 08:31:05

我市积极探索建强基层干部成长进步培训基地

  东北网双鸭山8月5日讯(王维一 刘杨 记者 杨军) “双鸭山市农村干部学校”成立以来,已集中开展4期培训,累计80天,有160名村级后备干部入校学习,并利用农村干部学校培训村级干部1080人次。这是市委用创新之举,全力打造合格“村官”成长摇篮,全面推动农村干部选拔、培养、使用、评价一条龙无缝对接的实践成果。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市委牢牢抓住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围绕深入推进村级干部素质升级和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努力探索创建“基层干部成长进步培训基地”,于2015年3月23日在全省率先创办了以专门培训农村干部为主体的“双鸭山市农村干部学校”。

  为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带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我市配套制定实施了乡镇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两个培养5年规划。计划期间集中培养1000名农村实用人才,每个行政村培养储备2~3名后备干部。

  着眼长远,集中办学,突出培养长效性。为从根本上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走出“年年整顿、年年瘫痪”的怪圈,针对农村“两委”干部队伍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后继乏人等问题,市委决定从创新选育方式入手,依托市、县两级党校创办“双鸭山市农村干部学校”,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学校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校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常务副校长,市委党校、市农委、市民政局主要领导担任副校长,在集贤、宝清、饶河三个县同步设立分校。

  整合资源,联动办学,突出培训系统性。为推动市、县两级农村干部学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市委统筹全市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市县党校、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师资力量,优先保障农村干部学校教学需求。在培训经费、教学场地保障、教材编印、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在聘请农委、司法局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同时,选取县、区农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和抽调市委选派第一书记优秀代表,从不同的层面分析探讨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紧扣需求,灵活办学,突出培训针对性。坚持“按需培训、人性化办学”的原则,根据农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及农村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等12门课程,着重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办事、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同时,进一步转变办学方式,综合运用教师授课、学员讨论、现场观摩等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实现由“灌输式”、“讲座式”授课向“案例式”、“研讨式”转变。在课程安排上灵活设计学习班次,确保入学的农村干部学习、生产两不误。2015年7月农村干部学校牵头组织136名新任职农村党组织书记,到甘南县兴十四村进行外埠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眼界和视野。

  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突出培训实效性。市委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严把农村干部教育的每道关口,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选拔、教育、管理、考核机制。在选拔方式上,层层把关择优录用。在教育方式上,强化学生自主选学力度。在管理方式上,建立了组织部门派员、乡镇干部跟班工作制度,实行在校期间封闭式管理。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育、用”结合,力求学习培养中发现一批优秀农村人才。同时,与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同步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并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人选重点培养。今年3月份,适时举办了全市“转思路、调结构、促增收”农业专题培训班,充分发挥学员在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中的传、帮、带作用。

  思想观念转变,发展经济能力不断提高;政策观念强化,执行政策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据了解,“双鸭山市农村干部学校”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全市基层农村干部思念观念及时转变、能力素质全面提高,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