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守岛三十余载痴心不改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8-01 08:56:49

  东北网双鸭山8月1日讯(记者安丽)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七里沁岛,一个64岁老人的护江守岛情结,让边防官兵和当地群众为之动容。他不是兵,却像战士一样巡逻在边防线上;他不喜欢孤独,却独自一人坚守在边境一线。漫漫37载的护边生涯中,他如同一块坚硬无比的护堤石,牢牢地夯在了滩涂旁,守护着界江安宁。他,就是饶河边防大队五林洞边防派出所护边员王玉福。

  一生命运坎坷

  18岁时,王玉福从老家山东省海阳市随父母搬迁至此,年轻时犯过傻,因对象一事犯了纵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他自感无颜面对乡亲父老,从此便离开了村屯,搬迁到七里沁岛旁。一开始,一个人搭建了个小窝棚,只能在夏季遮遮风、挡挡雨,到了冬天,便是寒风刺骨,性格倔强的他,就是不回村里,后来,实在冻得不行,便穿上厚厚的棉衣跑到附近废弃的防御工事里取暖,没想到,这地方冬暖夏凉,是个天然的港湾,这一住就是30多年。

  每逢夏季江水上涨时,岛上与岸边连成一片,工事里灌进江水,他只好将怕湿的东西搬到高岗处坚守阵地,即便那样,他也没有动过搬迁的念头。2010年夏季,暴涨的乌苏里江水淹没了他居住的地方,仅剩的一片陆地就是废弃工事的房顶,当五林洞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划着船前来援救他时,看到他正抱着心爱的狗站在工事顶部,江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膝盖,房子已经看不到了,等江水消退后,他又搬了回来。派出所的民警再三劝他不要在此居住了,太危险,他却说,在这里呆了几十年,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30多年来,驻守七里沁岛附近的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来此蹲点管理渔民的五林洞边防民警走了一批又一批,王玉福就像浇灌在此的防御工事一样纹丝不动,寸步不离。多年来,他与官兵们结下了不解情缘,不仅成了名副其实的护边员,还变成了一名驻守此地的“编外”老兵。他也由当年战士口中的小王哥变成了如今令人尊敬的“老王头”。

  平时很少与外人交流的他,唯独对边防官兵情有独钟,每次边防官兵来了就有唠不完的话题。每年来此江滩蹲点的五林洞边防派出所民警也把老王的“家”当成了唯一的下榻之地,把老王当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戚”。

  守边一丝不苟

  王玉福老人性格孤僻,典型的山东人倔脾气,居住的“家”远离村屯,常年不回去,以至于村里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他,地方政府几次普查人口时都没有把他登记上,最终成了多年来驻滩民警都不知道实情的“黑户”。直到2012年,才在派出所的帮助下给他恢复了户口,并帮助他办理了身份证。这些年来,他的存在,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及时阻止了多名呆傻人员登岛滞留,避免了越界事件的发生,还为及时打击越界捕捞、边境禁区生产作业等违法违边活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为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1年春季,正是当地林区采摘薇菜的大忙季节,七里沁岛旁来了3名外来人口,以登岛采摘薇菜为名,私自准备上岛,他们弄来两个废旧轮胎,轮胎上面铺上木板准备登岛。在他前去制止未果的情况下,三名外来人口竟然私自登岛。接到他的消息后,边防官兵及时行动,果断将三人控制住,经过进一步的审查,其中一名的吉林籍外来人竟然是一名在哈尔滨犯下杀人命案的网上在逃犯。

  30年近乎“原始”的生活过后,直到2012年,在边防官兵的帮助下,老人才用上了简易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并且安了个小电视,结束了晚间摸黑的生活。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还用上了手机,生活得越来越充实了,让他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王玉福说:“现在条件好了,我也愿意经常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从新闻里得知,这几年中俄关系友好了,不再像我刚刚搬来住的那几年那样紧张了。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有生之年协助边防派出所官兵把几条渔船监督好,防止陌生人登岛、发生越界事件……”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