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6日讯(记者 杨军) 如何接续黑土地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如何振兴和发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如何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拥有全产业链的当代创意品牌?市工艺美术协会给出的答案是:用创新缔造传奇,用创造激发活力,用创变描绘魅力。
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双鸭山市工艺美术基地的决策,市工艺美术协会组织带领全市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按照“一拉、二开、三突破”(既拉长产业链条,搞好产品和市场开发,实现品牌突破、人才培养突破、经济效益突破)的工作部署,狠抓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人才开发,推动了全市工艺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产值突破1个亿的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工艺美术实现产值12312.5万元,实现利润4047.80万元;从业人数达到3791人。
走到今天,我市的工艺美术工作排在了全省前列,受到了国家工艺美术协会的关注和支持。
上篇
用创新缔造传奇
近年来,市工艺美术协会用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抓产品开发,使我市的工艺美术产品不仅数量、种类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质的方面也有了较大飞跃,缔造出了双鸭山传奇。
创新工艺品大幅攀升。各县、区都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物质、文化、景观和技艺等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努力研发、创作新产品,使全市工艺品生产出现了勃勃生机,产品种类由协会组建初期的9种,增加到31种,产品数量由50余件增加到20000多件。
名牌工艺品接连涌现。名牌工艺品在一个地区工艺美术发展中具有领军作用,我市经过努力打造出了一批工艺美术名牌产品,带动了工艺美术发展进入全新时期。其中,集贤县的刺绣正式以“集贤刺绣”名称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集贤屈德永的麦秸画和饶河罗宏的雕塑作品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的国展上获得金奖。
精品工艺品不断增加。由于注重下功夫出精品,获奖数量、档次逐年上升。到目前,我市工艺美术品已有100多件分别在国家、省部级、市级展览中获奖,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去年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文化大集”上,市工艺美术协会组织参加3次,最后一次10个展厅展示的全部是工艺美术品。在“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文化艺术精品博览会”上,我市有15件作品获奖,占全省一半以上,为龙江争得了荣誉。今年推荐144件工艺品参加深圳文博会又夺取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1个。其中饶河县的鱼皮画作品更是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产业化生产初见成效。打造产业链条,一批知名程度较好、经营效益较好的工艺品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年初我市总结表彰了6个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典型,授予先进牌匾,并介绍了经验,以此引领我市工艺品向产业化快速发展。
中篇
用创造激发活力
市场是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动力,基地是发展市场的载体,本着这种思路,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宣传部统一组织下,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双鸭山工艺美术基地的发展战略,围绕基地抓建设、围绕市场抓开发,用创造力激发生机活力。
抓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区域发展格局。到目前为止,四县四区有三个县、两个区都有了大小不等的工艺美术基地,这些基地大都集研发、创作、展示、销售、交流、收藏于一体,为基层工艺美术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集贤县工艺美术基地在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健全,面积由原有3000平方米扩大到了6000多平方米。展销厅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近40个,已成为全省县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面最广的工艺美术基地。依托基地,采取各种措施开发产品、开发市场,不仅带动了本县的工艺美术发展,而且还辐射到全市范围和我省东部城市。在全省工艺美术工作会议上集贤专门做了专题经验介绍。
宝清县引进北大荒4位版画专门人才建立了版画院,努力传承黑龙江版画创始人晁楣的技艺,着力把宝清创办成中国版画之乡。同时建设了“文化一条街”,给宝清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创造新的天地。
友谊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工艺美术协会解决了200多平方米的一个临街门房,建成了集展销、研发于一体的工艺美术研发基地,把全县拔尖工美人才和产品集中到了一起,为发挥群体优势奠定了基础。
据悉,“一带一路”中俄工艺美术实验区及“龙江丝路带”工艺美术基地授牌仪式暨工艺美术精品展系列活动近期将在我市举办。
宏扬工艺美术,提高名气占市场。坚持每年办一次全市工艺美术展会,并参加一次国展。通过展出和评选,促进工美技艺的不断提高,提高群众对工艺品的认知度。通过宣传工艺品、创作成果,把我市工艺美术品打出去,抢占市场。抓住双深战略合作机遇,加强了与深圳工艺美术协会的联系,今年组织撰写了两篇宣传双鸭山工艺美术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的文章,在深圳工艺美术刊物上发表,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前店后厂发展模式。把工艺品制作、加工、展示、销售一体化,使之互相促进,加速产业化进程。据统计,全市已发展店厂86个。集贤县、宝清县、饶河县和尖山区等均在在较大商场设立店面,为工艺美术品开辟新市场。
运用现代化手段,开辟网络市场,是我市开辟工美市场的一种新的成功尝试。
集贤县薛惠宇的创意泥工艺品,通过网络销售,产品不仅出了名,而且打入了国际市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个项目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支持,已被列入全省文化产业资金支持项目。
实施人才引领战略。从2013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评授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省、市、县、区级工艺美术大师31人。引导他们带徒传艺,创造条件办班讲学,让他们在培养工美人才中发挥作用。
建立人才培养选拔的激励机制。在县区普遍制定奖励政策的基本上,市协会专门设立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创新。同时探索和高校联合办学,培养高端工美专门人才。
下篇
用创变描绘魅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工艺美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鸭山市工艺美术协会自2009年9月组建至今,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协会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市工艺美术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组织领导体系基本完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工艺美术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面对未来的发展,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党和国家重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实施“一拉二开三突破”的工作部署,抓好市工艺美术“十三五”规划的落实,用不断的创变去描绘双鸭山工艺美术的新的独特魅力。
继续抓紧产品开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掘我市的物质、人文、地理景观资源、合力攻关、研发创新。在现有31个工艺美术品种类基础上,努力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新产品,并打造具有双鸭山特色的名牌产品。探索工艺美术与其它艺术的兼纳和融合,互相促进,开拓创新,拓宽工艺品创新路子,创造更多花样新、种类新的工艺品。下功夫出精品,提高工艺品技艺层次和水平。努力把工艺美术品创作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双鸭山工艺美术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大力抓好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着力培育产业体系。选择可以拉长产业链的工艺品种类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提升效益。着重抓工艺画、刺绣、雕刻、雕塑、适用性工艺品、旅游工艺品六个种类。
搞好市场开发,努力扩大对外交流。认真总结我市“十二五”期间抓市场开发的经验,不断推进工美市场开发向深广发展。抓基地带发展,为工艺品搭建研发、创作、展示、营销的平台。运用各种手段、形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工艺品的群众认知程度和市场知名程度。形成展评制度化,把我市产品推向省内外、国内外。进一步开辟工美店厂和网络营销市场,特别是在深圳市扩大双鸭山工艺品市场。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搞好工艺品市场开发。抓紧建立双鸭山工艺美术网络平台。
在加强各级工艺美术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和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实施传承保护、激励创新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工美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为发展工美事业做贡献,进而促进我市工艺美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