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集贤县 > 集贤新闻 正文
“三不管”村响起欢笑声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7-06 08:39:18

  东北网双鸭山7月6日讯(记者 白晓东 杨昕宇 张涵)7月4日傍晚,在集贤县永安乡五七村村西响起了城里人熟悉的广场舞曲,百余名村里的男女老少踩着舞步,生涩地跳起了广场舞;在一旁,十几名庄稼汉、小伙子围绕着一只篮球展开了激烈的比赛,起跳、投篮、拼抢……虽然比不了美国男篮的国际范,但攻守之间也章法井然,有板有眼;更远处,几名中年农妇摇起了栓牛栓马的缰绳,笨拙地跳起了大绳……伴随着这些浓郁乡土特色的活动,一阵阵欢快、响亮的笑声传出,乘着傍晚徐徐凉风飘向天边的彩云。这和谐的一幕,从“第一书记”刘子龙筹资建成五七村休闲广场开始,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出现,这一块千余平方米的广场,也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第一书记”带来的实惠。

  “这‘第一书记’真干实事!”提起五七村“第一书记”刘子龙,村民“赵老五”感慨万分,他告诉记者,五七村处在桦川、富锦、集贤三地交界处,原来是有名的“三不管”村,村民来源复杂,居住分散,人心离散,村民互相矛盾大,历史遗留问题非常多。“第一书记”驻村以后,村民们多数都不认同,以为又派来一位“镀金”干部,没想到这个“第一书记”看着不起眼,干起事来却着实有魄力。“村里几十年都没有一个像样的村民活动场地,咱这些老农民闲时除了打麻将、打扑克,也就是围在一起嚼嚼舌根,保不准话赶话有时还会惹出点事儿来。这刘书记是个干大事儿的,悄么声地就拉来了水泥江沙,自己抡开了锹镐就干了起来。真是让人服气!”“赵老五”对记者说。

  同样对刘子龙服气还有村民赵文超,从半个多月前,赵文超每天跟着刘子龙义务干活,为村里修建广场。“这刘书记真没的说,修小广场没用村里一分钱,全是他自己筹来十多万块。为了省钱再多买几样器具,他自己没黑没白地干,脸晒黑了,膀子脱了两层皮,还把六十多岁的老爹接来打更,真是让我们服气到底了!”赵文超说,“村里人真是被刘书记感动了!人家一个城里干部,到咱这偏角旮旯地方累死累活能图个啥?咱还有啥理由看着不帮忙?”赵文超告诉记者,从修建小广场的第二天开始,村民们自发到现场义务劳动,头一天只有两个村民,第三天就来了二十多人,一直到小广场修完。“地里没活的人家,要是小年轻的还在猫着不来帮工,肯定得被老子骂‘你瞎了!看不着刘书记累啥样了?还在家里杵着不去帮工!’。”赵文超说。

  修建一个小广场,切实凝聚起了五七村的人心。其实,这也是刘子龙心里的小九九。“我刚来的时候,到哪个村民家里都没人愿意搭理咱,不管号召啥事,都没人响应。村民人心太散了!”刘子龙告诉记者,这种尴尬局面始终困扰着他,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用什么样的方法打破这些干群之间的坚冰成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经过缜密思考,刘子龙发现了症结所在:村民居住分散,缺少团体生活,自然也就没有凝聚力。而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解决团体活动的场地,修建村民集体活动的广场虽然难度很大,但势在必行。

  从今年春天开始,刘子龙把筹集修建广场资金当成了首要工作,虽然家人朋友都不理解,但他依然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四处救助。这个朋友捐1千,那个朋友给点沙子……十多万元资金、物资终于千辛万苦地聚焦到了五七村外的空地。让刘子龙欣慰的是,在小广场修建过程中,他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没想到有这么多村民来义务劳动,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天都早早到现场帮忙。虽然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在现场出主意,想办法,也都尽一份力!”提起施工时的场面,刘子龙非常感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五七村休闲广场已粗初规模:一千多平方米场地全面硬化,音响、篮球架、健身器材安装调试完毕,路灯也在县里的支持下照亮广场。每天傍晚,村民都兴高采烈地汇集到这里,跳舞、打球、跳大绳、打口袋……各种传统游戏和城里泊来的健身项目混合在一起,让五七村一千多名村民在欢声笑语中又重新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

  现在,五七村农闲时打麻将的少了,打扑克的没了。男女老少每天聚在一起,跳起了广场舞。看到每天傍晚村民聚在广场高兴、热闹的样子,刘子龙非常欣慰,他告诉记者,他已经联系好了奖品,准备过些时候在村里举行几次文化、体育比赛,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回到有益的休闲活动中来。另外,刘子龙还告诉记者,借着村里现在的人气,五七村下一步将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号召村民自发行动起来,清走堆在门口的垃圾杂物,家家门口种花栽树,把原来的脏乱差变成洁静美。“到那时你再来,肯定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五七村。”刘子龙在采访最后对记者说。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