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7年印度首次测试AAD导弹防御系统并获得成功,但这次测试被专家质疑有作弊嫌疑。
专家质疑其拦截成功率称其实际上只是短程反导系统
导读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15日试射了一枚自主研发的超音速拦截导弹,“能摧毁任何迎面而来的敌方弹道导弹”。
这是印度“先进防空”制导导弹(AAD)的第12次试射,也是其研制以来第10次成功的测试。
印度对AAD导弹防御系统寄予厚望,希望其与“大地”(AD)导弹防御系统组成印度的“双层”反导拦截系统。但军事专家认为,AAD导弹防御系统与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还有很大的技术差距。
东北网双鸭山5月20日讯 据印度媒体报道,15日的测试于上午11时15分开始,模拟敌方导弹从孟加拉湾停泊的一艘军舰上发射,接近三分钟后,反导跟踪系统发现来袭导弹并进行跟踪,并以适当的时间启动发射,在大气层内高度的半空中摧毁目标。
印度国防部官员称,反导系统的光纤陀螺仪、计算机、制导系统、驱动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均工作良好。
根据官方数据,AAD导弹长7.5米,重1.2吨,直径小于0.5米,弹体尾部安装了两组弹翼,其中主弹翼的面积较大,配合弹尾的推力矢量喷嘴,能有效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
AAD导弹由一级固体火箭推动,装有导航系统和先进的计算机等,有独立的追踪、自动导向能力以及配套的雷达系统,并配有机动发射车。
专家认为,虽然AAD导弹防御系统体现了印度在防空和反导能力上的巨大进步;但与S-300、“爱国者”等同类型世界先进导弹相比,AAD反导系统的实际拦截能力很有限,技术水准还难与美俄等国相提并论。
中程拦截能力?实为短程
印度官方声称AAD导弹具备对2000千米射程的中程导弹的拦截能力,但专家分析称,俄罗斯S-500反导系统使用的远程搜索雷达比AAD导弹使用的Master-A雷达功能出色很多,对反射截面面积0.1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也仅超过1300千米,AAD导弹的拦截距离数据值得怀疑。
在射高数据上,虽然AAD导弹理论上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拦截上限为30千米,但在此前的几次成功的试验中,AAD的最大拦截高度只有15千米左右。更“打脸”的是,Master-A雷达生产商泰利斯公司的网站数据显示,Master-A雷达的探测高度为24千米。
此外,AAD拦截弹4.5马赫的最大速度不仅低于俄罗斯S-300系统2000米每秒的48N6系列导弹和2400米每秒的9M82导弹,也低于美国爱国者PAC-2/PAC-3导弹的略高于5马赫,这将影响到AAD对弹道导弹的实际拦截能力。
军事专家认为,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夸大了ADD反导系统的能力,其应为短程导弹防御系统,不具备中程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名为“自主”实则“万国”
印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技术研制和生产拦截导弹需要的各类子部件。
目前AAD导弹使用的雷达系统是法国的,导弹技术则源自以色列和美国,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陀螺仪等关键零件也依赖进口。
这种引进组合的发展方式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技术风险;但整个系统的技术体系混乱,而且还要与S-300、PAC-3和“宙斯盾”等俄美反导装备配合使用,延续了印度军事装备“万国博览”的作风,直接影响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拦截成功率高?外界质疑有作弊
据媒体资料,自2007年12月至今,印度已为AAD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了12次测试,其中仅在2010年3月和2015年4月的两次测试中出现失败。
据报道,2010年的失败可能是印度计划实施一次20~30千米的拦截高度极限试验,但由于雷达没有捕捉到信号或任务控制中心计算无法拦截后,自动放弃了拦截;2015年4月的失败则由于子系统出现故障,致使导弹在发射数秒后坠入孟加拉湾海域。尽管如此,12次测试10次成功,依然是很高的成功率。不过,AAD导弹防御系统测试的科学性、真实性遭到一些军事专家的质疑。
2007年12月6日,当时印度从昌迪普尔试验场发射了1枚“大地”靶弹,很快孟加拉湾惠勒岛上的Master-A雷达发现目标,并将数据传送到任务控制中心,后者将发射指令分配给发射架上的AAD导弹,靶弹升空2分40秒后,AAD拦截弹发射升空,在15千米的高空摧毁目标。专家认为,当时印度的地面跟踪雷达不可能在几十秒内完成探测及指示工作,印度两个导弹发射点很可能互相通气,调整导弹的飞行参数,在拦截过程中作弊。
在本月15日的测试中,靶弹“丹努什”舰载弹道导弹从孟加拉湾停泊的一艘军舰上发射,接近三分钟后,反导跟踪系统发现来袭导弹并进行跟踪,及启动了拦截弹。专家质疑,目前仅印度自己装备了舰载弹道导弹,不清楚这样的模拟意义何在。天乐
原标题:印度反导系统性能被夸大 外界质疑有作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