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绽放双鸭山
东北网双鸭山3月22日讯(记者 杨军 王司东)精神凝聚力量,文明引领风尚。
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以推进“四大产业区”建设为目标,加快“一创两建”步伐,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全民整体素质,强化环境治理,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努力让人民群众既享受充足的物质生活,又拥有富足的精神生活,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好人之城”——润物无声
主题:以“好人之城”项目为牵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大力推进“好人之城”项目建设。继续组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团深入县区、部门进行宣讲。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工作,发现基层群众当中的凡人善举事迹,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开展“好人之城——道德模范微传递”活动,在手机媒体开通双鸭山文明公众号和道德模范朋友圈,以道德模范特有的身份特征,利用手机媒体传播速度快、阅读便利的特点,向社会释放正能量。
开展公益广告“五进”活动。按照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宣传实施意见和责任分解表,重点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分工,采用强有力的督促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落实任务分工,定期督促检查,对不达标单位进行通报,在已完成的公益广告示范街(路)的基础上,继续打造示范街路,力争我市公益广告宣传全面覆盖。建立公益广告联动机制,形成设计、制作、刊播、选点、管理、评选一体化运作模式。科学调度全市沿街展板、LED显示屏、建筑围档等资源,重点围绕“孝老爱亲、道德风尚、生态文明、民主法制”等主题,灵活制定宣传内容,鼓励更多力量投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创两建”——精准发力
主题:以“一创两建”为引领,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把“一创两建”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整治和管理标准,着力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和文明提升。开展“净化城市环境、树立文明新风”活动,为文明城市添彩助力。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档次、三年成特色”的要求,继续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完善市县区协调联动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奖励惩罚机制,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发展;突出环境卫生“治脏”、交通秩序“治堵”、公共安全“治乱”、窗口服务“治差”、民生保障“治难”五个方面;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街路等创建活动。
围绕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两个重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省市级文明村镇;围绕传播文明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引导农民摒弃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黄赌毒等陋习,培育健康向上的民风乡风;围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立常态长效保洁机制,强化农民清洁卫生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解决农村环境脏乱问题;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围绕开展“双十百千万”活动,组织文明行业与乡镇、学校与社区、文明单位与行政村、志愿者与家庭结对共建,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会团体以及“三新组织”与农村结对子,特别是与贫困地区结对扶贫,带动农村发展。
开展“洁净之春、靓丽之夏、秀美之秋、温馨之冬”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编印《双鸭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导手册》,印发《双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百题竞赛”试题》,举办双鸭山市文明市民电视竞赛。
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创建。开展“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组织“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和宣传展示活动,通过集家书、议家书、传家书、晒家书等形式,推动家风家训进社区、进街路,培育优良家风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
主题:以“五德好少年”品牌打造为抓手,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少年明德守礼“六个一”主题活动,进而丰富“五德好少年”项目。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为目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着力营造有利于未成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办面向青少年的专题网络平台,开展“文明小博客”、“班级博客”等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双鸭山小市民”主题活动。争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
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导向,广泛开展“五型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拓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平台,深入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六一”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党歌咏、“十一”向国旗敬礼、“心字歌”传唱等活动;以《双鸭山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评价标准》为操守,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使用管理运行机制。
做实“八讲八做”、“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八讲八做即:讲学习、做立志成材的好学生、讲理想、做目标远大的好学生、讲诚信、做诚实守信的好学生、讲文明、做崇尚新风的好学生、讲礼貌、做尊敬师长的好学生、讲荣辱、做摒弃陈规的好学生、讲团结、做热爱集体的好学生、讲奉献、做献身公益的好学生)、(“十个一”即:在寒、暑假开展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讲一则爱国主义故事、写一篇爱国主义心得、背诵一首爱国主义诗词、帮家长做一次家务、与贫困学生结成一个帮建对子、献一次公益爱心、做一次小志愿者)。做实“中小学生百部图书推荐”、“美德阳光工程评选”等活动。评选全市十佳美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评选全市十佳文明校园;评选全市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评选全市十佳“五德”项目示范基地。适时举办全市“心字歌”传唱大赛。在全省美德阳光工程十佳、全省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评选活动中争取入围。
志愿服务——添彩助力
主题:以为文明城市添彩助力为重点,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深入贯彻全国和省《志愿服务条例》,培育志愿服务龙头群体,发挥好志愿服务协会优势,打牢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基础。继续抓好志愿服务制度落地,抓好“一站十队建设”活动,夯实志愿服务基础,扩大活动面,提高参与率。细化关爱空巢老人行动,爱心“6+1”志愿服务敬老工程,发放爱心手环,为老人提供更人性化服务。
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和项目化建设,重点打造“志愿服务为文明城市添彩助力”活动项目、“爱心助邻里、情暖双鸭山”活动,使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并形成常态。
加强基层组织和专项组织建设,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网格化。强化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定向精准帮扶,推动“十队进社区”制度,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着力为基层和群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开展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加强农村志愿者组织和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卫生、法律、心理健康等志愿服务进村屯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典型,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开展文明旅游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最美导游”、“最美游客”,促进全民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