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18日讯(记者 安丽)距离2016年高考还有几十天的时间,目前我市众多高三考生正在进行紧张的总复习。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够在高考前的关键时间段,掌握第一手有关高考的最前沿、最权威信息,本报独家推出系列报道——“备战2016高考”。
记者专访市第一中学一线骨干教师,就2016年我省高考的各科命题规律、趋势、特点等进行解读,并就复习策略和复习要点进行解析,力求服务高考考生,用最贴近高考、最贴近考生的实用信息,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权威的高考指导。
一模结束后,二轮语法复习也已接近尾声,接下来教师的复习重点应该是三月加强专项训练,包括阅读、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写作。五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要抓准学生漏洞,提升能力,挖潜增分。
专项训练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
1
(一)阅读理解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题材、体裁、题型技巧点拨,尤其是主旨大意的概括能力以及细节推断能力。狠抓学生在干扰项上思维误区。
2.质量好的试题留在课堂上限时做,做限时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
3.重视平时阅读文本中长难句的点拨。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词汇是一个难题,但有些学生就算单词都会有些长难句也翻译不准。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技巧的指导。
(二)完型训练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完形填空的体裁分为记叙文、夹叙夹议、说明文、议论文。
教师在选择复习材料时要精,最好多选夹叙夹议文体,选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事例或道理。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做过的完型中错误率高的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尤其关注使用活跃的词汇、一词多意、词性活用。帮助学生在练习时聚焦语境,抓文章主线和情感态度。
2.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型,学生一定要多关注文章的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所谓深层理解,就是利用作者所传递的文字信息、凭借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进一步理解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而所谓评价性理解,就是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无论是深层理解,还是评价性理解,都体现阅读本身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
(三)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训练中应注重聚焦语言点、掌握基础语法知识、注重单词和短语的积累。同时加强解题技巧训练,优生争取不丢分。
(四)写作。
1.狠抓规范:书写(每天都要让学生抄写些词、句或例文,一则强化记忆词汇,二则改进书写可以增分)。
2.加强审题、句子准确性、丰富性训练,积累基本词汇和句型、常用连词、精美范文、好词好句,要上个台阶。
3.复习选材要挑设置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写过的也可以再练拔高。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
(一)加强综合语言能力训练,使学生适应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和题量,明确试题的考查目的,提高解题能力。重点练习学生薄弱题型,查缺补漏更要稳准狠。按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强化第二轮词汇滚动。从实战角度出发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再一轮复习。
(二)帮助学生调整复习计划:每天给自己列出任务清单,不贪多,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调整复习方法:纠正学生认为大量做题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思想,解决问题要从源头上找原因,要处理好做题与反思的关系,舍得花时间认真总结反思,做到事半功倍。建立错题本,收集易错题和基础知识盲点,逐个击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打好基础。
(三)对学生分层指导。
优秀生要夯实基础,提高选拔性试题的得分率及减少中低档题的失误率;中等生则把握基础题、突破中档能力题;薄弱生则可主抓基础题,关注能力题。
(四)重组、选用各地信息题,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限时的专项练习和测试,试题避免重复、加重学生负担,最后综合训练题千万不能多,但一定要精。每一套题一定要弄透。同时针对模拟考试所反映的情况进一步夯实基础,查缺补短,找准增分点,强化解题思路训练,通过限时专题训练,侧重训练解题技巧和能力,提高做题速度和解题技巧的熟练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五)考生平时应多关注社会时政热点、传统文化及英美文化知识等,注重个人生活体验,在辅助理解阅读材料题设含义的同时还可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英语的误区
3
(一)我只按单词表需背熟必修单词不就行了吗?
1.高三后期单词的背诵要聚焦大纲词汇规定的3500词。外研版教材单词表的单词,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大纲词汇。同时外研版单词有大量超纲过目词汇,也就是根据课文语境不得不呈现的,在学习过程中看一眼就够了的词汇。这些词汇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可以过目了解,但在高三剩余的时间里,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高考的卷子中会遇到什么单词,而不是盲目地乱闯乱撞。在背诵大纲词汇的时候,教师最好能帮学生建立词汇目标分级,将大纲词汇学习目标分为:运用词汇、识别词汇。运用词汇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的词汇。识别词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理解其词义的词汇。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对大量词汇的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不要记单词,也不要单记词。死记硬背是无效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会词语的意义和应用。背单词最好的办法是阅读,一个单词如果脱离了语境,就什么也不是。在阅读中记忆的单词被遗忘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单背单词的遗忘几率。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构词法在背单词中的作用。考纲规定通过构词法加大纲词汇构成的新单词,在高考中默认为学生会的单词,所以学会构词法对学生的词汇积累有极大的好处。
(二)我语法不好,只要提高语法,英语成绩不就能提高吗?
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如果学生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迷信语法上,过于强调它的重要性只会舍本逐末。从2014年全国高考试卷英语试题题型改变后,独立语境的单选题改为语篇语境的语法填空,语法难度随之降低。高考语法的考察重点落在基础知识与技能上。所以老师在讲解语法时一定会把好关、有所取舍。而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要聚焦语感,练到、悟道、不面面俱到。
(三)大量练题不就能提高英语成绩吗?
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没有打好基础的情况下,高三盲目地大量做题,部分人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成绩没进步反而下降了。
英语学科是语言类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的学习前期是靠积累。当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没有达到质的变化时,它的阶段学习和进步程度并不能立刻就成正比体现出来。此外没有选择的做题或者练习题本身水平不高都会导致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所以学生必须精选习题,精做习题,锻炼解题能力,与出题人思想碰撞,每套题弄透才会提高成绩。
学生们要谨记英语学习不是单词、语法、套题的单打独斗,它是三者的合力。学生只有在单词积累到一定量,在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精选习题的锤炼,英语成绩才会稳步提高。
教师档案
刘洪艳,市第一中学高三英语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教一级。获市教学能手、市优质课一等奖、高三复习研讨课市级一等奖,高考成绩优秀,获高考学科优秀质量奖。曾先后被授予局级优秀教师、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