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军事天地 正文
中国军队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有担当有作为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3-14 08:55:10

  东北网双鸭山3月14日讯 具备世界眼光,胸怀战略全局——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中国军人心中“应有一幅世界地图”。

  邀请多国军队参加抗战胜利日阅兵、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海军舰艇赴也门撤离中外公民、尼泊尔震后进行人道主义救援……连日来,就中国军队履行大国担当议题,军队人大代表热烈讨论、感触良多。

  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人大代表认为,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延伸,中国军队将继续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用使命和责任彰显大国风范

  一个身着海洋迷彩英姿飒爽的女兵,一个穿背心短裤轻松微笑的女童,手牵手迈向祖国的战舰……这是一张令无数网民共鸣、点赞、自豪甚至“泪奔”的照片。

  2015年3月下旬,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从3月29日至4月7日,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赶往也门,安全撤离621名中国公民。也门撤侨行动中定格的这一珍贵瞬间,成为军队人大代表的热议话题。

  “身为海军一员,我很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加强‘走出去’的软硬件能力建设。”潜艇学院教授李丹妮代表动情地说,“以后,无论面对何种险境,希望我们中国军人都会像这次一样,牵着我们孩子的手,带他们走向回家的路!”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靠泊外国港口直接执行撤离我人员任务。”南部战区海军副政委杜本印代表说,中国军舰同时还帮助巴基斯坦、德国、英国等15个国家的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也门。这次撤离的经历,无疑也会成为这276名外国公民珍贵的记忆。他们不会忘记,中国军舰是值得信赖的“诺亚方舟”;他们不会忘记,中国舰员曾经给予的细心照料。

  近年来,世人见证了中国军人在海外肩负起的一次次救援行动——

  非洲埃博拉疫情肆虐,中国军队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派出多批医疗队。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代表介绍,首批派往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疗队中,有他们大学的百余名医护人员,“我国是在疫区投入医护人员最多的国家,是全球抗击埃博拉队伍中当之无愧的主力”。

  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武装力量的8支救援队伍迅速向尼泊尔灾区汇聚,1088名官兵、8架运输机、3架直升机以及190台工程机械全力投入救灾一线,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武装力量最大规模的出境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军队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去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苗润奇代表说,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的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担负大国责任,中国军人也一直在用行动为一些面临困难的国家和人民提供帮助;这些公共产品,既是“软实力”,更是“暖实力”,雪中送炭、温暖人心,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能力与担当。

  向世界展示开放透明的坦荡胸襟

  大国军事关系保持稳定、周边军事外交互动频繁、军事合作务实深入、军事交流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中国军事外交可谓亮点频频、精彩纷呈,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更开放的特点。

  驻埃及大使馆原武官戴绍安代表介绍:过去一年,中俄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引领了两军关系发展、巩固,进一步促进了两军间合作与交流。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中美两军交流合作持续提升。过去一年,在与周边国家的军事交往中,中国军队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与周边国家举行了10余场联合演习和训练;积极参与这些不同特点的联合演习,彰显了中国军队的自信,增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信,提高了共同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大国还是周边国家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安全的方式十分必要。”戴绍安代表说,当前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反恐、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等安全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各国只有通过真诚合作,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国际安全,中国军队一直为此积极努力并付诸了实际行动,“只有进一步开创军事外交新局面,才能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5年,举办香山论坛讨论亚太安全问题,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阐释中国军事战略,开通“国防部发布”微博微信平台向外界介绍中国军队……中国军队通过不同形式的举措,继续向世界展示开放、透明的诚意和态度。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陈舟代表说:“发布白皮书,是让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军事战略走向,充分展现了中国坦荡的胸襟。”对于在北京举行的第6届香山论坛,陈舟代表说,49个国家和5个国际组织共约500名官员、学者共议亚太安全合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首次派出了官方代表团参会,“论坛影响力逐年增长,搭建并维护这样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受到了各国的普遍欢迎”。

  以捍卫世界和平为己任的大国担当

  近年来,在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视。军队人大代表认为,中国主动担负起与综合国力相称的责任并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不仅与我们在国际上的承诺是一致的,也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

  2015年4月,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最后一批官兵抵达南苏丹维和任务区。这是中国应联合国邀请,首次成建制派出维和步兵营,也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职能的又一拓展。“从单一的工兵分队到工兵、运输、医疗、警卫等多种类型的分队,中国军队派出维和部队的类型和规模均突破以往。”戴绍安代表介绍,“目前有15支维和分队、约3000名中国‘蓝盔’活跃在联合国6个维和任务区。在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维和部队的数量多年位居第一。”

  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军队不变的追求——

  2015年9月联合国维和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今后5年,中国将为各国培训2000名维和人员。

  “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和平、共谋发展、共同繁荣的意愿。”陈舟代表说。

  在履行大国担当中有更大作为

  2月5日,历时309天、航程5.23万海里、横跨3大洋5大洲、访问16国18港……由海军济南舰、益阳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的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返回浙江舟山某军港。

  逐浪黄金水道,情牵万里波涛。海军副参谋长王维明代表说,自2008年12月以来,中国海军先后有22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舰艇编队,为900余批60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直接护航,实现了被护船舶百分之百安全;7年多来,62艘次水面舰艇、18000余名海军官兵不辱使命,保证了国家海上战略通道安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履行国际义务、展示大国形象、维护国家利益。”东部战区副政委兼东部战区海军政委王华勇代表说,“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军事力量走出去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成为常态,中国军舰以更加自信的豪情驶向远海,中国军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

  如果说国家利益的拓展,同时拓展了军队的使命,那么军事使命的拓展,催生的则是新军事需求。以新军事需求为牵引,中国军队必须推进相关能力建设——这不是有关“闭环”的逻辑推理,而是军队多样化任务使命的现实阐述。

  “海上联合-2015”“雄鹰-IV”“可汗探索-2015”“环太平洋”“友谊-2015”……回首过去的一年,军队人大代表说,中国军队参加的双边和多边、不同军种和不同特点的联合演训,彰显了自信、增进了互信,提高了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的能力。军队人大代表认为, “开门练兵”开阔了视野、经受了考验,部队实战化训练进一步向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未来,中国军队有能力在履行大国担当中有更大作为。

  (刘化迪)

  未来很远,我们的目光更远

  -桑林峰

  大国担当,离不开强军支撑。

  军人目光,军人使命,必然伴随国家利益的拓展而拓展。

  承担国际维和任务,蓝色贝雷帽见证着中国维和部队数十年的前行足迹。

  履行国际主义义务,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战场上有中国军医的无畏坚守。

  保护中国及相关国家商船,茫茫大洋见证着一批又一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英勇与担当。

  从国际救援到海外撤侨;从联合军演到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子弟兵冲锋在前。 

  这就是大国军队的风采,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担当。

  随着履行国际义务的增多,中国军人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将更加艰巨。

  “未来很远,我们的目光更远。”作为一名中国军人,面对大国责任和担当,必须做一只俯瞰大地的“雄鹰”,用战略思维把握战略走势,用世界眼光看清世界潮流,乘势而上,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原标题: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有担当有作为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贾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