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我想和老公一路到白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3-14 09:05:55

  东北网双鸭山3月14日讯(记者 朱悦)“我不想放弃,但面临着巨大的医疗费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看着每天像流水一样的药费,我真的快挺不住了。” “谢谢各位,我不求跟他荣华富贵,只求跟他白头到老”。 “老公你快点好吧,我只想有个家。” “求您的转发,帮我救救他,他是个优秀的厨师,优秀的丈夫,优秀的爸爸,我们的女儿还在等爸爸健康地回家过幸福的生活呢,感谢各位”。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声声恳切祈祷,源自一个“80后”对丈夫、对家庭的爱。

  3月3日,本报刊发了《心与爱一起跳动》一文,报道了社会爱心人士向患有白血病的董卫(曾用名董伟)捐款的感人情景。近日,董卫的妻子朱红和记者取得联系,希望借本报向所有帮助过他丈夫的好心人道谢,也希望能有好心人再次伸出援手。朱红的感谢信原文如下:

  病魔无情人有情,无疆大爱暖人心!当我正为筹集丈夫白血病治疗的巨额费用一筹莫展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捐助了第一笔治疗费用,解决了燃眉之急。

  双鸭山日报社是个爱民平台,《安邦河晚刊》第一时间报道了爱心捐助的相关信息,更为我们募集了满满的爱心能量,让我们得到了更多好心人的帮助!

  今天,我想要恳求双鸭山日报社帮我转达我们对好心人的感激之情。感谢您用爱心温暖了我们即将破碎的家。您的无私捐助托起一个家庭生存的希望;您的仁爱之心重燃一个生命之火;您的善行义举极大地鼓舞了在病榻上和病魔斗争的董卫。我相信有大家的祝福与温暖,董卫一定会战胜病魔,我更相信有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再次衷心的感谢好心人的慷慨解囊和无私的帮助!更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能支持我们渡过以后的难关!因为后续的治疗费用还很大。谢谢大家了,我和丈夫携女儿祝愿好心人一生平安!

  通过和朱红的进一步交谈,记者得知,董卫炎症消退,目前已经开始化疗。朱红和董卫都是36岁,他们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已经9岁,读小学二年级。朱红没有工作,董卫是个厨师,在三马路大名府饭店上班,全家的重担都落在董卫一人身上。今年过完年,董卫开始发烧,一开始朱红以为老公是感冒了,带老公在诊所打了七天针,直到2月25日早上,在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检查出病情严重,朱红带着老公连夜来到哈医大一院,当老公被确诊为白血病的时候她感觉天都塌了。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面对高额的医疗费,我真的没有办法,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可以帮帮我,救救他。”朱红无奈地说,“我和他弟弟在医院照顾我老公,他弟弟一家也是打工的,我们都在这陪护就一点生活来源都没有了。”言语中,记者能感觉朱红对丈夫的爱和不舍。

  朱红真心的谢谢您,我们这里有最好的大夫,我老公有战胜病魔的决心,现在我想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希望更多的人帮我救救我老公,给孩子、给我一个家。”朱红每天在微信的朋友圈发一条寻求好心人帮助的消息。这份坚持感动着丈夫,也触动了很多关心董卫病情的朋友和陌生人。她有一个小本,上面记录着好心人资助的一笔笔善款。

  朱红深知,化疗就是在维持老公的生命,真正的解决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但是现在,她不敢奢求太多,她只能祈祷:让她的老公能活着。夫妻二人已经有十几天没有看见女儿了,朱红的姐姐在帮忙照看女儿,女儿时常会发来信息鼓励爸爸坚强面对病魔,然后和爸妈说些贴心的话。

  董卫这几天化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医药费成了这一家最大的难题。能否有好心人再次伸出援手,朱红表示:愿意在丈夫病好后,尽自己所能挣钱,报答大家。

  记者的话

  报道过很多次市民寻求帮助的稿件,每一次采写稿件时心里都酸酸的;但是稿件见报之后看到那么多好心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心里又是暖暖的。我们这座不大的城市中,总是涌动着大爱的暖流。

  在捐款的页面上,那一笔笔标注着1元、2元、5元、100元、200元的数字……虽然金额不同,但是都是一份份爱的累积,这份爱支撑着朱红。

  都说,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们再一次携起手来,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可以用资金帮帮这个家;经济条件有限的市民,您可以拿出手机,添加朱红为微信好友,帮她在朋友圈转发一下寻求帮助的信息,您也是为这个家出了一份不小的力。

  就在此刻,行动起来,让爱温暖我们每一个人吧!

  朱红电话:13555187211;朱红微信号:13555187211;朱红工商银行卡号:6212260908000510333,账户名:朱红。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