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系列报道之招商篇
编前话:
为迅速、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两会”精神,充分反映我市在招商、改革、学习等方面采取的诸多举措,本报记者精心采写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的一组系列报道,并从今天开始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上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努力为全市“十三五”开局之年营造良好的发展舆论氛围。
东北网双鸭山2月22日讯(记者 杨军)北国二月,依旧冰天雪地、寒风袭人。但招商引资释放的“磁场效应”,却搅热了双鸭山2016年的这个早春……
走进双鸭山,处处感受到创业兴业、开放开发的火热氛围。“强磁场”引来招商潮,招商潮带来大项目,大项目送来新活力,热火朝天的招商引资、热风扑面的项目建设,扑面而来的喜人景象对发展是硬道理作了最好的诠释:在新常态下双鸭山正在努力实现新作为。
面对资源型城市在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市深入贯彻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全市上下不等不靠,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奋力施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一切围绕招商想、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发展干”。去年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喆率领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部门及相关县区的负责同志,先后前往北京、天津等地,走访了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盛运集团、北京神雾集团等企业,有目标有目的地进一步洽谈对接合作项目。这仅仅是双鸭山多方招商引资,全力招引项目的一个片段。
为解决产业项目少,企业规模小,特别是缺乏转型接续产业等瓶颈问题,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有力抓手,下大力气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主要领导重视,主动带头出击,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保障。紧盯线索不放,坚持经常联系,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环节。明确责任主体,深入推进落实,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必备手段。
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提高招商质量,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我市形成了“无时不招商、无事不招商”的生动局面。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喆率队于2015年7月赴北京进行招商,10月赴深圳等8个城市进行走访对接,12月赴北京、天津进行拜访洽谈。
2015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玉刚率队赴俄罗斯马加丹州经贸洽谈,赴深圳对接深圳市委、市政府;2016年,赴浙江进行以电子商务、对俄贸易、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招商活动。
所到之处,市主要领导分别就具体项目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向投资合作单位推介双鸭山,介绍双鸭山优越的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旅游、山特产品、对俄口岸等优势,真诚表达市委、市政府欢迎大家到双鸭山投资发展的迫切愿望,并表示将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环境。
在加大外埠招商力度的同时,为重大煤化工项目,组成专业工作组,市长亲自挂帅多次对接洽谈。同时邀请全国城商联70余名企业家在我市召开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扩大双鸭山知名度。
这一系列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市级副职分管领导具体推进的招商活动中,整个工作组在务实高效的工作节奏下展现出来的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市委书记10天时间奔波于南方8个城市,市长在杭州座谈会忙至深夜11点钟,这样的工作作风不仅深深地感染了投资客商,也实实在在地促进了招商成效和项目进展。
据悉,去年以来全市先后9次赴外地开展大规模招商主题活动,主动与华润、伊利、汇源、金锣、新希望等77家大企业集团对接,拜访60多个商会、乡友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9项。其中,赴北京与在双投资和达成合作意向的7家企业进行了洽谈,促成5个合作项目;赴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考察拜会了26家企业和商会,共签订合作协议24项,涵盖煤化工、农业科技、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粮食仓储加工、种植养殖、养老产业、旅游和人才、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全员招商、全面招商、全年招商”,招商引资一时间成为了我市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招商,全市共签订合作项目103项。
特别是“双深合作”硕果累累。与深圳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了双方交流和项目对接,签订粮食、食品药品、旅游、对俄经贸、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协议12项。广东天盈塑料管业、深粮中信粮食加工项目已落地。我市58种农产品入驻深圳绿膳谷体验馆,19种农产品在深农“海吉星”商城上架销售,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商在我市建立了绿色食品直供基地。
与此同时,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省“龙江丝路带”的战略机遇,发挥对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我市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远赴俄罗斯比罗比詹市举行项目推介座谈会,与36家俄方企业签订经济合作及贸易项目19项;与香港盖网集团共同谋划建设对俄经贸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外贸企业与南方供应商和外贸企业集团对接合作;有序推进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饶河中俄互市贸易区建设,新增外贸企业3户;积极申请饶河口岸通关项目,获得了对俄肉类出口资质,已出口猪肉300多吨;积极搭建对外贸易载体,向俄罗斯出口绿色蔬菜5100万吨。
除了广联客商招引项目外,我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总牵动和突破口,采取内清家底挖潜力、外跑协调争扶持、强化园区搭平台等形式推进项目建设。其中,投资近亿元完成各级园区基础建设项目19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主体工程封顶。编制了四区中小企业园规划。全市园区入驻企业217户。招引外来企业上项目、抢抓政策机遇争项目、依托资源禀赋引项目、立足重点企业生项目,用项目增投资、以项目壮产业、靠项目增实力。扎实开展了“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通过制定工作方案、量化目标责任、建立考评机制,加大实绩核查、现场考评和通报督查力度,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去年,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复工88个,完成投资58亿元。新时代水泥余热发电、鑫沙矾渣综合利用、欧蓓莎一期、宝清新农大市场等43个项目竣工;龙煤天泰芳烃、三聚华本LNG项目进入调试阶段;中俄经贸产业园、神华宝清电厂、瑞丰腐植酸制肥、岭东花菇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双矿热电联产项目已获核准。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双鸭山人秉持这一理念,一直用良好的环境引商、用优惠的政策扶商、用真挚的热情亲商。使而今的双鸭山,成为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这里。
据了解,到2016年1月末,全市招商项目196项,预计投资总额829.8亿元。其中,去年招商引资新建续建项目90个,到位资金201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75亿元,项目落地36个,到位资金81亿元。今年即将复工项目42项,计划总投资额292.8亿元;签约拟开工项目40项,签约金额138.7亿元;正在洽谈推进项目49项,预计投资额193.6亿元;正在谋划项目65项,估算投资额204.7亿元。
一系列数字,不仅是对双鸭山市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提档增速”所做出的最好证明,更是双鸭山人重商、容商、亲商、安商、养商、扶商的结果。现如今,在双鸭山市投资兴企的客商有了共同感受——放心、顺心、安心、宽心、舒心、和开心。
“十三五”时期是双鸭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委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和对外贸易服务区“四大产业区”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全市上下继续形成“观念转变、开阔视野,领导挂帅、营造环境,形成常态、常抓不懈,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跟踪推进、督办落实,摸清家底、储备项目”的氛围,结合双鸭山市产业发展路径,寻找新的合作突破口,有方向、有目的将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做实。
大手笔、大动作,实施大招商,大建设,努力实现大突破、大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成为双鸭山经济社会发展腾飞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其转化出的新动力和新活力,正为我市产业升级、城市转型集聚了越来越强劲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