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20日讯 19日,黑龙江省社科院发布了《黑龙江蓝皮书(2016)》。《黑龙江蓝皮书(2016)》由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和黑龙江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报告组成。报告指出,公众幸福感稳步提升,57.7%的公众认为“比较幸福”,“当前存在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中,“看病贵、看病难”排名第一,医患纠纷首次引发关注。
社会篇:市民最愁“看病难”医患纠纷引关注
调查发现,从2005年到2014年,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76‰。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截至2014年底,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8.9万,占人口总数的15.8%,比2013年上升1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月31日,我省申请二孩数量仅为6864对,占符合家庭政策的1.6%,比全国低7.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千份民意问卷调查显示,公众对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化对俄的交流合作的满意度位列前三,公众表示信任“省政府”的高达76.3%。
公众幸福感稳步提升
5.5%的公众认为“很幸福”,57.7%的公众认为“比较幸福”
公众认为改善最多的三大民生问题
“居住条件改善”(28.82%)、“收入水平有所提高”(13.8%)、“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便捷”(13.5%)。
公众认为最主要的前三位社会问题
“看病贵、看病难”(18.18%)、“就业难、失业率高”(11.93%)、“收入差距扩大”(9.65%)。
公众认为群体性事件的三大诱因
房屋拆迁、野蛮执法、强制征用耕地,医患纠纷首次上升到第四。
经济篇:医疗保健涨幅大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回升
报告指出,2015年黑龙江经济增长逐季回升,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9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高出0.3个、0.7个和0.4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4年同期水平。预计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速有所回升,达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涨幅1.2%,其中医疗保健涨幅最大,达2.6%。
2015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城镇居民17838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7178元,同比增长8.4%。
住房篇:人均住房面积预计达31.5平方米校区房租金年涨15-20%
报告指出,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可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投资(2564亿元)的2.73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总量可达到2亿多平方米,预计全省销售商品房面积总量可达1.6亿平方米。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连续五年居全国之首,全省共建设保障性住房204.5万套,投入资金2822亿元,建设总量和投入仍为全国第一。哈尔滨等大城市房屋租赁价格快速上涨,校区房年涨幅15%-20%的速度上涨。
报告指出,趋缓的经济发展速度使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及潜在的投机需求急剧减少,房地产开发将会面临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竞争增大。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会产生较大冲击,使得他们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开发商的格局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在新常态背景下,黑龙江省房价将理性回归。虽然房价短期内不会大幅下降,但将趋于平缓,给购买方一定的选择空间。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010年末25.7平方米
2014年31平方米
2015年末31.5平方米(预计)
链接: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一般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的文件。蓝皮书,是由第三方机构等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原标题:黑龙江省蓝皮书发布 六成居民幸福感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