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干部资源“活水”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1-12 09:08:22

二○一五年度组织工作综述之二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综述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道,首在择人”。

  人,是干事创业的根本。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了一个用人导向——“有为有位,无为无位”。这一导向,让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这一导向,解决了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无为、为官乱为的问题;这一导向,让双鸭山干部资源形成了“一池活水”,增强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把“好干部”选好

  “评价一名干部好坏,不只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还看干部的以往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之一。

  市委坚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干部,不仅看现实表现,更看一贯作风和群众口碑,做到提人知情、提情知人,真正将好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才。

  选干部,做到了“三锤定音”。

  第一锤,了解干部重表现。为掌握干部表现,组工干部沉在基层,多层次、多领域、多专题地开展调研活动,倾听干部的威信口碑;面对面与干部沟通交流,发现干部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怒所怨。市委主要领导从班子建设和关心干部成长出发经常挤出时间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与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摸清干部思想动态,了解班子现状实情。分管市领导积极推荐介绍干部情况,为市委正确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市委组织部制定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谈心谈话工作的意见》,建立台账,分层级、随时随地与干部谈心谈话,全面掌握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实际表现,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室与联系单位干部谈心谈话形成常态。

  第二锤,评价干部重公论。评价一名干部好坏,不是哪个组工干部说了算的,“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四有”及理想信念、为民服务、履职能力、责任担当、清正廉洁和个性特质等,才是评价干部的标准。

  市委组织部根据调研了解和日常谈话情况,认真分析干部的政治品质、能力特长、综合表现、工作业绩、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等情况,并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和规范干部日常评价体系,对每个班子、每名干部建档立卷,将干部的真实特征记录在档,准确掌握班子的历史沿革、配备情况、运行状态等基本规律,了解干部的自然情况、工作阅历、成长经历、考核奖惩等基本情况,结合日常考核、年度考核、重点工作督查,广泛听取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信访等部门意见,力求准确评价干部,做到了情况全、分析清、评价准。

  第三锤,研判干部重客观。从双鸭山转型发展大局出发,立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需要,在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综合从领导班子政治信念、班子结构、领导水平、运行状况、实绩成效、规矩纪律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形成综合报告,合理提出岗位后备人选建议,形成班子近期和中长期调整配备意见。2015年,市委组织部先后召开9次专题会议,听取分析研判工作汇报。

  “三锤定音”,让好干部脱颖而出。

  把“好干部”用好

  在干部任用上,动真碰硬。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标准依据,严格操作程序,大力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破解了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难题,拓展“好干部”成长发展的空间。

  用干部,砍出了“三板斧”。

  第一斧,平者让,无为换位。对能力平平、工作平平、成绩平平,不在状态、标准不高、作风不实,在其位不能胜其任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让位于贤”;对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碌碌无为,虽然具备一定基本素质,但性格、气质、专长等个性特征不适应现职要求的干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调整到合适的岗位。市委经过综合分析、多方征求意见、慎重研究,对工作进展迟缓、长期打不开局面;一直抓不住关键,始终跟不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节奏,经考核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调整了岗位。

  第二斧,庸者下,不为退位。对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位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不能为的干部,调整其退出现岗位。对推动落实工作不力、处理复杂问题无招法,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履职不到位、干部群众反响较大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市委对领导班子闹不团结,搞无原则纠纷,统班子、带队伍能力不强;缺乏担当精神,遇着问题绕着走,不敢触及矛盾,面对复杂棘手问题应对办法不多,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经组织提醒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进行了调整。同时,针对一些干部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履职、经常出现空岗的实际,从对事业负责和关心爱护干部出发,通过政策和思想引导,并充分征求党组织和本人意见,鼓励其退出现岗位或提前退休。

  第三斧,劣者汰,乱为失位。对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和市委“三个带头、八项注意”规定,不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干部,视情况予以调整或免职;对目无法纪,滥用权力,搞以权谋私,不依法行政,造成重大工作失误,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坚决予以免去现职;对虽然没有违纪违法,但却律己不严、群众不认可,德行表现较差,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不强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

  2015年,市委共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处级领导干部38人。

  “三板斧”,砍出了民心,砍出了党威,为“好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心想事、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把“好干部”培养好

  培养干部,是保持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市委充分认识到,干部的接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鲜活的干部队伍,城市的发展也将失去活力。

  将加强干部培养管理作为了一项长期任务,坚持顶层设计,针对部分干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经验恐慌的实际,强化系统培训,突出实践锻炼,实行跟踪考核,切实增强谋划、引领、推动发展的能力,促进干部干事创业。

  培养干部,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抓培训。着眼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的战略发展需求,统筹安排,分类实施,制定实施了以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乡镇干部、社区干部、农村后备干部、女少非干部和人才队伍等7个五年培养规划,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支持。承办了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组织中青年干部、乡镇党委书记、企业高级管理者等赴长三角发达地区、省内先进市地学习培训,在观念碰撞中解放思想,在发展对比中提升干劲,明确了转型发展方向和思路。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意见》,采取实地参观项目、封闭进行测试、考察综合能力、组织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措施,递进式选拔培养30名35岁以下正科级干部。举办了76人参加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非中共党员干部培训班,加大培养力度,作为副处级干部后备人选,储备一批转型发展和班子建设急需、急用之才,为县(区)班子换届做好准备。

  第二步,抓锻炼。从开阔视野、丰富经历、促进成长出发,大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计划,选派30名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到乡镇和经济开发区、信访局、棚改办、沉治办等基层和急难险重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坚持内挂与外挂相结合,与深圳市委签署了互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培训意向书,每年互派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各5人,分两批进行为期3个月对口挂职锻炼。同时,深圳市委组织部帮助协调深圳市委党校及培训机构,对双鸭山市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训。

  第三步,抓管理。创新干部日常管理措施,实行领导干部工作写实制度,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干部从政行为。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对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季度式、条目式、跟踪式写实,并在双鸭山党建网上开辟“双鸭山市领导干部工作写实平台”,将每名干部写实内容在网上进行公示。同时,推行了以“干部在一线锻炼、业绩在一线考核、人才在一线选拔、问题在一线解决”为核心的“一线工作法”,围绕“一创两建”、产业项目建设、信访积案化解等重点工作,采取半年督导推进、重点部门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跟踪考核,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和干部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真不真、在落实全市发展战略部署上实不实、在执行优化发展环境要求上严不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群众满不满意,以考核促干事、以考核促作为、以考核促担当,增强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千秋大业在用人,事业兴衰在干部。”“十三五”的号角已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已落肩,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在关键时期,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党员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工作实干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