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世界风云 正文
沙伊紧张局势会"脱轨"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1-11 09:09:14

  导语:2016年第一周,中东地区抢占世界新闻头条的不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扩张,而是素来不睦的地区强国沙特与伊朗“撕破脸”,走上对抗的舞台。由于什叶派教士奈米尔被沙特政府处决,伊朗爆发抗议示威,沙特旋即以驻伊使馆遭袭击为由,同伊朗断交。紧接着,巴林、苏丹、阿联酋等沙特盟友相继断绝或降低与伊朗的外交级别。

  对于局势的下一步演变,有分析指出,从内外两方面来看,沙伊紧张局势不一定会“脱轨”。沙特和伊朗两个中东大国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双方的博弈只会令地区更加难以摆脱动荡和危机状态。两国“化剑为犁”,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新中东”或许才是王道。

  裂痕加深:沙伊两国再陷“空袭门”

伊朗驻也门大使馆资料图

  伊朗指责沙特“蓄意”轰炸伊驻也门使馆违反国际公约

  东北网双鸭山1月11日讯 伊朗外交部于7日称沙特军机在也门的空袭行动中“蓄意”轰炸伊朗驻也门使馆,造成一些外交官员受伤。这项最新指责令沙伊两国的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媒体7日引述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的话称,沙特的“蓄意行动”违反了所有关于保护外交使节的国际公约。为此,沙特政府必须为其造成重大破坏及伊朗使节人员受伤的事件负责。>>

  沙特:联军没炸使馆伊朗的指责是谎言

  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7日表示,联军没有袭击伊朗驻也门首都萨那的大使馆,伊朗的指控是谎言。

  联军发言人艾哈迈德对媒体说,调查证实联军6日晚没有对伊朗大使馆及其周边发动任何军事行动,而且,调查确认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建筑安然无恙,没有任何损坏。

  伊朗与沙特各说各话,那么空袭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真相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沙伊交恶引发连锁反应谁来“踩刹车”?

1月2日,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被焚烧。新华社发

  中东诸国选边战队暴发“断交战”

  本月2日,沙特处决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其中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这引发了伊朗什叶派民众的抗议,示威者3日包围并纵火焚烧沙特驻德黑兰大使馆,促使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

  受此影响,巴林和阿联酋等国相继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或降低与伊朗外交关系级别。科威特外交部5日宣布召回科威特驻伊大使。6日,吉布提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该国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索马里外交部7日发表声明,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

  沙伊相互制裁实际意义有限

  受两国断交影响,沙特与伊朗在经贸领域也各自采取针对对方的制裁措施。5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我们将切断与伊朗的一切商务关系。我们还将禁止民众前往伊朗旅行。”朱拜尔指责伊朗政府要对沙特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升级负责,他表示伊朗政府向阿拉伯国家派遣武装分子,并密谋在沙特及其海湾邻国国内发动袭击。

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3日宣布与伊朗断交。

  伊朗也针锋相对。7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与内阁成员举行了紧急讨论后,决定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沙特的产品。同时,伊朗政府还决定自7日起继续延长去年4月做出的对伊朗民众前往沙特麦加朝圣的禁令。

  分析人士认为,两国经济关系依存度较低,经贸往来规模不大,制裁对于双边经济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制裁更多是一种姿态,实际意义有限。 >>

  俄罗斯愿调停却没动作伊拉克想出面却没回应

  俄新社4日以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为消息源作出上述报道。这名外交官说:“对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紧张局势升级,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在我们看来,这两个穆斯林大国不仅在所在地区具有影响力,在国际舞台和石油市场也是如此。”

  根据这名外交官的说法,俄罗斯分别与沙特和伊朗拥有良好关系,“如果有必要,俄罗斯愿意扮演调停人角色,帮助两国解决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 >>

  由于事态严重,伊拉克6日派遣外长贾法里前往德黑兰,希望为伊朗和沙特两国进行调解,尝试化解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外交争端。

  贾法里同伊朗外长扎里夫一同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这场外交风波可能会造成“广泛的影响”。

  不过,沙特并没有就伊拉克的斡旋建议立即回应,而扎里夫则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指出,沙特“长久以来企图阻挠伊朗减缓中东及以外地区紧张情势的努力”,这种行为必须停止,并促请沙特不要再“火上添油”。 >>

沙伊紧张局势高烧不退影响几何?

  两国持续紧张的关系,对于中东地区局势或将产生严重影响。首先,双方关系的恶化将导致地区教派矛盾升级。在沙特与伊朗宣布断交后,巴林、苏丹等沙特“盟国”随即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卡塔尔也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而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政府则对伊朗表示同情或支持。各国或相关政治实体在教派冲突中选边站队无疑会令地区局势有恶化的风险。

  其次,国际社会对于叙利亚问题解决的努力或将受到影响。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报道,沙伊交恶有可能危及拟于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叙各派和谈。

  最后,为地区反恐努力埋下阴影。地区局势的恶化使“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得到喘息机会,恐怖主义势力趁乱坐大,中东形势再次面临挑战。>>

  内外因素决定沙伊恩怨不会“脱轨”

  1.内部:双方综合实力不足以支撑过高诉求的实现

  从内部看,伊朗并没有对沙特发动战争的想法。这次是伊朗民众冲击沙特使领馆,因此伊朗不可能先去打沙特。其次,核谈判之后,伊朗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发展经济上;而沙特方面,去年油价暴跌已对其经济产生很大打击,政府已开始发债,并从海外资产抽出1000多亿美元补充国内亏空。国际油价低迷已成为新常态,且这是新一轮油价低迷周期的起点,是沙特要长期应对的问题。

  2.外部:“伊斯兰国”肆虐美俄无心让沙伊冲突继续升温

  从外部看,国际上大国都不想打,普遍主张劝和,缺少外部支持两国打不起来。其中,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干预能力下降,与伊朗签署核协议之后,不希望沙特和伊朗矛盾再节外生枝;对于欧洲国家而言,中东地区带来的最大麻烦是难民,而化解难民问题有赖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问题的解决,“伊斯兰国”问题的解决又有赖于海湾大国,譬如沙特和伊朗;中国更是提倡全方位的友好关系,当然不希望沙特和伊朗之间出现冲突。 >>

  沙伊争雄是结构性矛盾难调和和平发展“新中东”才是王道

  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和伊斯兰世界争雄既是结构性矛盾,更是历史沉积、资源禀赋和现实政治交织的复杂斗争,独特的二元关系制约着双方真正与彻底的和解,也迫使双方接受阶段性妥协甚至合作。沙伊恩怨必将作为一道独特景观伴随着两国内政外交的发展进程和中东地缘演进。

  随着各方在中东棋盘的落子布局,中东政治分野正逐渐清晰,然而,在各国基于纷繁利益选边站队之后,中东的未来或将更加混沌。考虑到沙特和伊朗两国在中东及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影响,沙伊交恶有可能加剧地区局势动荡,加大政治解决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地区问题的困难,甚至对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形成障碍。克服这些潜在的困难与障碍,需要各“边”各“队”妥协互谅,对中东和平发展大局给予清晰的呵护。>>

  任何地缘政治冲突,闹到最后仍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在中东,真正的“核心国家”永远是缺失的,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全面主导和塑造地区格局,沙特与伊朗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但双方的博弈令中东始终难以摆脱动荡与危机状态。沙特与伊朗只有“化剑为犁”,才能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新中东”。 >>

  (稿件综合来源:新华网、中国军网、北青网责编:张艺)

原标题:裂痕加深 沙伊紧张局势会“脱轨”吗?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贾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