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日召开的双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市长李玉刚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全面回顾了2015年我市在发展极为艰难、任务极为繁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最大限度减小经济下行的冲击和影响——
过去的一年,我市强势扭转了一年多来的经济下行趋势,为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城市转型和快速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力以赴稳运行。把稳运行作为首要任务,保存量挖潜、抓增量扩张,努力维护经济平稳运行。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预计一产增加值实现172亿元,同比增长3%。粮食总产保持55亿斤以上,实现“十二连增”。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带7条、高科技示范园区8个。新增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10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畜牧业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增规模养殖场10个,增加值增长4.5%,拉动一产增长1.7个百分点。投资3.4亿元,农田水利工程竣工37项,完成年度计划6项。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02个。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3.5%。集贤和宝清两县建立了三级土地交易服务体系。
工业经济降幅收窄。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重点骨干企业帮扶,工业经济降幅逐月收窄。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1亿元,下降7%,降幅比上年收窄42个百分点。钢铁和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1%和4.7%。扶持企业技改升级,新上技改项目14项。出台支持双矿改革脱困发展8条措施,投入改革资金2.2亿元,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吨煤成本下降65元。为建龙融资5亿元,帮助其纳入省直供电支持范围。推进省内上下游产业对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签订购销合同22项,销售煤炭280万吨、钢材2万吨、水泥5万吨、空心砖1亿块。引导企业资本运作,中创机械、中顺农业成功上市。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龙钢铁公司组建了科技产业技术战略服务联盟,龙煤天泰成立了煤化工博士后工作站。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新增中小微企业200户。
服务业加速提升。预计三产增加值实现170亿元,同比增长8.8%。电商产业取得新突破。中俄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工建设;电商创业园投入使用,腾讯商城、苏宁易购等30多家平台机构和电商落户;培训3000多人,网店发展到2万多家,交易额突破20亿元。旅游、金融和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国家3A级景区2家,11条线路和5个景区列入省重点推介项目,青山冰雪旅游园开园;全年旅游收入增长26.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2%;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力度加大,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和25.5%。新增“医养结合”型养老中心10家,七星老年公寓开工建设。现代物流商贸等新兴业态呈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增长8.5%。
(二)坚定不移上项目。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
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通过制定工作方案、量化目标责任、建立考评机制,加大实绩核查、现场考评和通报督查力度,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加大外埠招商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招商,签订合作项目103项。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复工88个,完成投资58亿元。新时代水泥余热发电、鑫沙矾渣综合利用、欧蓓莎一期、宝清新农大市场等43个项目竣工;龙煤天泰芳烃、三聚华本LNG项目进入调试阶段;神华宝清电厂、瑞丰腐植酸制肥、中俄经贸产业园、岭东花菇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双矿热电联产项目已获核准。
强化园区建设。投资近亿元,完成各级园区基础建设项目19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主体工程封顶。编制了四区中小企业园规划。全市园区入驻企业217户。
全面推进“双深合作”。与深圳市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了双方交流和项目对接,签订粮食、食品药品、旅游、对俄经贸、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协议12项,广东天盈塑料管业、深粮中信粮食加工项目已落地。我市58种农产品入驻深圳绿膳谷体验馆,19种农产品在深农“海吉星”商城上架销售,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商在我市建立了绿色食品直供基地。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0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同比收窄52.7个百分点。
(三)突出重点优环境。启动“一创两建”活动,推进美丽城乡宜居环境建设。
完善交通体系建设。改扩建依饶公路双集段、依宝公路宝清段等国省道5条、农村公路13条。牡鸡七双佳快速铁路有实质性进展,双宝高速公路、佳双机场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老旧管网改造等市政工程76项。主城区新城路、一马路、铁西路、建设路、九阳路等12条主次干道改造竣工通车;新建公交港湾16处,改造平交路口10处,完成尖山至岭东区线路公交化改造。改造各类管网232公里。完成寒葱沟净水厂新国标改造并实现局部供水。投资1.5亿元,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项。
强化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了城区绿化、住宅小区和交通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新增绿地89公顷、清除超高土面积14万平方米;主城区实现垃圾定点定时清运,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和清雪率达到100%;实行物业管理网格化;改造住宅小区15个,实施住宅楼“平改坡”16栋;编制了主城区城市交通专项规划,增设电子交通监管设施45处。农村新增绿地1千多公顷,重点村屯绿化达标率100%;改造村内道路62.5公里、排水沟1.5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处理设施41处。
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污染减排项目41项,取缔燃煤小锅炉45台,淘汰黄标车2469辆。市污水处理二期投入运行,再生水回用工程主体完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6平方公里。造林6.2万亩。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7%。
千方百计惠民生。想方设法破解收支矛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煤矿棚改工程竣工住宅7174套,南市区棚改工程全部完工,新回迁居民2100户。采沉区棚改工程新建、回购住宅13254套,回迁居民1400户。城市棚改工程新建住宅2393套。改造农村泥草房、危房4442套。发放廉租房补贴2303万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业就业培训1.6万人,成功创业2073人,带动就业9616人。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启动了双矿富余人员组织化分流。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即时结算;城乡居民全部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限额分别提高1万元和5万元。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70%。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城镇职工养老金提高12.7%。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13.6%和29.6%。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补贴标准。社区居委会主任待遇提高600元。市区供热费每平方米下调2.66元,降幅8.4%;供热期由198天延长到213天。启动了国企厂办大集体改革。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实行了医疗机构不良积分管理;市新人民医院建设进入了内部装修。投入2178万元,改造校舍28所,完善了10所学校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新增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市文广中心投入使用;举办了文化大集和文化夜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省级体育赛事获奖牌23枚。实施“幸福社区”创建和社区建设“双百”示范工程,建设“幸福社区”39个,友谊富强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四方台振兴中路办事处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街道。整治不规范民办养老机构,利用政府资产建设了市第三老年社会福利院。
加强安全稳定。开展“信访百日攻坚”行动,加大信访矛盾排查调处力度,集中化解信访难题,信访总量下降6.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4.6%。开展“春雷行动”、“平安冬季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各类刑事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
(四)坚持不懈转作风。深入推进作风改进、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强化法治建设。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100%。建立了政府权力、责任清单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深化各项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撤并行政机构3个,健全了区级食药机构,整合了质检、农产品、食药检测体系。精简审批事项50项,清理比例26%。公安、安监等6家单位实现网上审批。实行了“四证合一”商事登记和企业信用监管制度。建立了联合执法、执法报批的行政执法机制。推行“一口制”收费制度,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3项。改革投资类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了“一次告知、并联审批、一图审查”模式。成立了企业投诉举报中心,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吃空饷等专项治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保障了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完善了规范、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制度机制。“三公”经费支出下降9%。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6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