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对接15天的故事
东北网双鸭山1月5日讯(记者 高龙)“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堡垒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如何运用农村合作组织集中打造特色资源品牌,如何利用好生态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如何运用互联网实现小南河与市场的对接.....”这是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到任后认真思考的一系列问题。
小南河村,位于著名的大顶子山下,是乌苏里船歌的故乡。第一书记冷菊贞到任的第一周,先利用三天时间翻阅了小南河村历年来的资料,查阅了县志等各种史料中关于小南河的记载,先通过文字详细了解了小南河村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特点、风土民情、党组织情况、土地特点、种养殖状况、贫困原因等,并对245户610人登记状况简单了解,对致富能手的致富项目和村里困难人群致贫原因都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便是很顺畅的与村支书对接,与村委会成员就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村民促膝谈心。在交谈中,老百姓也明白单一的玉米种植模式吃亏是早晚的事,也有些村民想搞搞农庄式的经营,又不知该怎么打开门路。都梳理清晰后,村里召开了第一书记到村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在这次不大不小的会议上,确立了小南河要发展的几个思路:土地要实现立体化、多样化种养殖模式,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打破改不了水田就只敢种玉米的局面。同时,全力打造“大顶子山.关东情”农家旅游摄影基地,并决定,一期投入不让老百姓花一分钱,只需要投入劳动,统一修葺。随后,村委会成员按步就班,就确立的思路宣传、选址、改造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同步进行。
积极宣传,润物无声传党音:让农民了解党的政策,了解第一书记的职责,了解小南河的生态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到农家旅游摄影基地建设中来。
主动服务,真情实意谋发展:对一期主动参与的村民,由村党支部负责沟通协调,成立合作社,制定章程开展经营与约束。合作社将统一注册集体商标,全力推出小南河原生态的黑蜂蜜、蘑菇、木耳、薇菜等山特产品、农产品等。
立足实际,紧锣密鼓抓落实:一期摄影及吃住玩项目选址后立即进行风格策划、近期与长期规划、通过以点带面,先集中打造好试点后,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类媒体逐步推出,逐步完善,先从风光民俗上吸引人,再从吃住玩上留住人,最后利用两年时间打造成具有岁月痕迹的关东特色农家旅游摄影基地,做到家喻户晓。
小南河自身的定位,取得了县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12月16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带领十二个部门对小南河旅游摄影基地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肯定了方向,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使得村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旅游摄影村建设中,积极地按规划收集古老的家什、对房屋进行布置等……
路漫漫,再好的设想和规划都需要脚踏实地的落实,小南村村民,正一步一步扎实的做起,未来,尽在努力和展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