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市“好妈妈”获奖者、集贤县兴安乡仁德村唐玉荣
东北网双鸭山12月31日讯(记者 徐红)在集贤县兴安乡仁德村,人们总能看到一个经常奔波忙碌的身影和一张笑意盈盈、亲切和蔼的脸庞,说起她的贤惠能干,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就是唐玉荣。多年来,她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任劳任怨,默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子女的眼中,唐玉荣是天下最好的妈妈。
今年53岁的唐玉荣,家里是个七口之家,上有93岁的公公和87岁的婆婆,下有2个女儿和1个儿子。结婚三十年来,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丈夫一直在外做生意,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里里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在她辛勤的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
唐玉荣对公婆十分孝顺,从过门到现在,从没有跟老人顶过嘴、吵过架、耍过脾气、红过脸,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家里有好吃好用的东西都先给公婆。对“孝顺”一词,唐玉荣有自己的理解:“孝顺孝顺,不仅要孝,而且要顺。为老人做好吃的、买好用的,这就是孝;不惹老人生气、不让老人担心,这就是顺。最大的孝顺就是在不给父母添麻烦的前提下,更好地去照顾父母、回报父母。”
唐玉荣的婆婆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都是她帮着买药、试验血糖和注射胰岛素。近两年来,公公身体大不如从前,走路需要人搀扶,喂饭、喂药、洗衣、端尿,她都照顾的细微周到。唐玉荣的双手有皲裂症,尽管这样也没有影响到她对老人的照顾,满手裂口的她,每次洗衣服、被褥都钻心的疼,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不嫌脏不怕臭,始终让老人的房间里保持着洁净舒适。每顿饭她总是先要问问公公婆婆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的去做,而且还时不时的改善伙食,以便让老人能多增加营养。公婆对这个好儿媳都非常的满意,逢人便夸他们有个善良、贤惠、孝顺的好儿媳。
常言道:“人生最难教育的是孩子。”唐玉荣在培养孩子方面也是教导有方,她以身作则,用好的言行影响孩子、感染孩子。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不仅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鼓励他们勤奋刻苦学习,更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教育孩子们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唐玉荣的3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都是大学生,其中的1个儿子是名校的博士。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与她平时对孩子们的细心关爱、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唐玉荣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她常说:大家把关系处理好了比什么都好,人生只有这么久,大家要珍惜缘分,干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
对待老人有孝心,对待家庭有爱心,教育孩子有耐心,为邻里帮忙有热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农家妇女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唐玉荣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