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正文
艺术是对生活的至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12-21 08:46:38

——读丰子恺《如何看懂印象派》

林颐

  丰子恺先生著述丰厚。《西洋画派十二讲》是他专谈西方美术的一部著作,其中有五讲专论印象派,占全书近半篇幅。此五讲近期重新编辑,搭配行文中提及的各种名画,结集成了《如何看懂印象派》一书。我一向喜爱丰子恺,早已收藏《西洋画派十二讲》,对于《如何看懂印象派》依然一见倾心,倍觉亲切,先生的谈话历经时光的淘洗,如今多了一缕现代的气息,仿佛多日不见的老友,再相逢时添了些新变化,又多了一重亲切。

  丰子恺的作品素来简练清晰,这在本书中亦充分体现。印象派可细分为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和后期印象派。丰子恺细缕分析,由时代背景入手,阐释文化思潮的变化,而后具体介绍流派的产生与发展,重点论述几位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既突出画派本身的共性特征,又着重刻划画家本身的个性特点。很明显,这样的写作方式很接地气,即便是艺术的门外汉也能轻松地登堂入室。丰子恺就是这样一位平民艺术家、教育家,不故弄玄虚、不佶屈聱牙,他的自然平易有如春风化雨,引领广大的群众叩响艺术的门扉。

  这种浅显看似简单,实则建立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之上。“印象派”一词产生于1874年,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招致批评者的讥嘲,在反对派的眼里,这幅雾水茫茫的日出景象看上去凌乱不堪,然而以马奈、莫奈为代表的一批先锋画家却公然与传统画派分庭抗礼,干脆以“印象派”命名己身。传统画派都是在画室里闭门构思,而印象派正如左拉的小说《杰作》里那位青年画家克洛德那样,充满热情地呼喊:“太阳、外气,与光明,新的绘画,是我们所欲求的。放太阳进来!在白昼的日光下面描写物体!”光是色的乐章,色是光的诗篇。印象派对光与色彩的追求简直如痴如狂。丰子恺将印象派称为“光的史诗”,除了详细分析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莫奈《草垛》、《睡莲》等作品之外,更是花了许多精力认真研究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色调的感觉》和《生理学的科学》、法国化学家谢弗勒《色彩及其在工艺美术上的应用》、亨利的色彩学和光学与美学结合的相关论著,先生做学问的态度堪为后辈楷模。

  印象派的一些绘画手法受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丰子恺推崇艺术对于新科技的吸纳,然而他并不是“唯科学论”的机械主义者。丰子恺肯定了新印象派在点描技巧上对于色彩理论的发展,同时又以独到的视角,批评点描派为了追求色彩而丢弃艺术价值的做法,称之为“印象主义的途穷”。比起技术的革新,先生始终更关怀“生命的真实”,所以他称赞后期印象派是西洋画界中的最大革命,因为这一画派“开始注意画家的主观的内心的表现了”。丰子恺评价塞尚“伟大的艺术透感着这真的实在”,评价梵高“故表现的艺术,不是‘生’的模写,乃是与‘生’同等价值的”,评价高更“已经洗净一切智巧的属性的兴味”、“极度的纯真中表现感情”,通过这些热烈的词句,我们可以触摸到丰子恺的内心。丰子恺美育的根本,正是他对生活的至爱深情,对生命的虔敬尊重。想起先生的《护生画集》,不仅关怀着人类本身,更是对自然界中所有灵性生物的仁慈恻隐之心。

  当代作家蒋勋在其著作《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中,对于印象派也有着精彩的点评,他说“印象派是西方美术的白话文运动”。这句概括的确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我求认知,人性渐觉醒,文化思潮波澜起伏。印象派终结了深奥难懂的古典美术,而白话文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两者在宗旨上不谋而合。丰子恺授业于李叔同先生,而李叔同曾从学于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十分重视美育,他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前贤后学,一脉承袭。属于中国的启蒙时代,便是在先生们的努力下,在东西方的交汇中,渐渐显现出光亮和色彩。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