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竭诚奋斗
——庆祝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
民建双鸭山市委
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迎来70华诞!70年来,中国民主建国会坚持爱国主义,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与经济界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会的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会的素质,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参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中国民主建国会70年的历史,是一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支重要力量的历史;是一部从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团结、靠拢,直至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中,努力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成长进步的历史。
民建会由1945年成立时的135人,发展到现阶段18万多人,由创建初期主要反映和代表民族工商业者及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利益的民主党派,发展成为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参政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成为自身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确定了参政党的地位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本会成为中国政坛上一支生力军。在新政协成立时,民建会积极参加《共同纲领》的制定,并遵循《共同纲领》开展会务工作,引导会员践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会员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带动工商界人士爱国守法、依法纳税,为新中国发展生产稳定经济,改变财政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期间,在民建会员提议下,爱国工商界捐献飞机大炮,据统计,捐献飞机623架,现金29亿元。
在中央和人民政府实施调整工商业中的公私、劳资、产销关系中,在参加“三反”、“五反”运动中,在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中,很多会员想不通,会内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会员以身作则同时团结和动员广大工商界人士响应,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行动上,接受国家对资本主义改造的政策,为国家顺利完成和平改造工商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护了工商界的精英,这些人才后期为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本会在中国发展史上浓浓的一笔,1956年12月4日,毛泽东书信《致黄炎培》中给予了充分肯定。
1978年以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进行了思想、政治、组织路线、重大历史事件的拨乱反正,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民建中央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围绕党中央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参与了“六五”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针对改革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引导非公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国企改革、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深入实际,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积极建言献策,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和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民建中央还积极探索以经济界人士为主体的参政党履职规律,创立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以及思源工程三大品牌,不仅体现了民建的自身价值,更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赞誉。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开展扶贫支边,帮困助学,抗旱救灾,咨询服务,安置下岗职工等为社会做出贡献,创建了“思源工程”品牌,受到中共中央表彰和社会各界赞扬,树立了民建会良好形象。
1986年12月、1992年4月,民建黑龙江省委双鸭山市直属支部、民建双鸭山市委成立。在民建黑龙江省委和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双鸭山民建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会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弘扬民建“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同经济界紧密联系的特点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在参与双鸭山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市委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领导班子建设为关键,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主题活动作为思想建设的载体。民建双鸭山市委成立20周年之际,编印了《双鸭山民建二十年》一书,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民建省委主委孙东生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民建会的凝聚力和广大会员的参政党意识。在市委统战部倡导下,在七星峰抗日英雄牺牲地建设了同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带领会员到基地祭奠英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今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基地烈士纪念碑前栽种了松树,并联合佳木斯、鹤岗民建市委到基地向烈士敬献花篮,声讨日寇侵华罪行。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参加民建林建设,位于双鸭山北峰和耐火场后山的两块近百亩民建林长势喜人。
认真贯彻会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坚持“三个为主”原则,保持了本会经济界特色。截止目前,共有会员23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会员151人,占77%;经济、企业界会员137人,占70%;新社会阶层人士31人,占16%,会员的知识、界别、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代表人士比例增大。在中共市委亲切关怀下,越来越多的民建会员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目前,会员担任副厅级职务2人,正处级职务3人,副处级职务22人,副处级以上会员占会员总数11.7%;会员担任省政协委员3人,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56人,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6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会员总数37.8%;担任民建省委常委1人,省专委会委员6人,为参政议政奠定了基础。
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扎实推动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定了民建市委组织部职责、宣传部职责、社会服务部职责、四个专委会的职责、新会员考核发展和培养制度,以及基层支部工作职责、实施细则等,对支部工作提出了制定全年活动安排、明确学习内容、保证活动人数、按时上报活动报表、社情民意等明确要求。按照机关建设“五型三化”要求,机关每年编发《双鸭山民建》会刊4期;积极向民建中央、民建省委、市委统战部报送信息;在《民讯》和《双鸭山日报》刊发我会信息和理论文章。
把参政议政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每年“两会”期间,民建都提交提(议)案20多份,《关于加强我市老年人养老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中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等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关于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关于红焱热电厂环保问题的调研》、《关于加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关于切实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建议》等多个提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力度,及时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诉求,每年提交社情民意20余条。
关注民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引导、推动广大会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扶贫救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为群众解困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十几年来,民建医务界会员坚持到边远农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义诊活动,累计为千余名患病群众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会员杨占霞坚持常年为辖区妇女义诊,每年都达500人次以上。各总支、各支部坚持常年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近三年来累计捐款20万余元。大光明眼镜公司连续4年为社区老人免费验配赠送老花镜,给千余名老人送去了光明。
回顾过去,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益于民建省委和中共双鸭山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中共市委统战部的热心指导,得益于兄弟党派、市工商联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民建会员的共同努力。
忆往昔征程曲折事业辉煌,看未来任重道远需竭诚奋斗!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到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是炎黄子孙世代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美好的愿景,是执政党勇敢承担的一份历史责任,也代表着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心声。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会共识、全会人心、全会智慧、全会力量,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全面履行职能,才能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加快转型的攻坚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同全市人民一同团结奋斗,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积极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推动双鸭山经济社会发展,为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