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15日讯(记者 杨昕宇 张涵)昨天上午,中共双鸭山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听取和讨论孙喆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工作报告,听取和讨论《中共双鸭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
孙喆向全会说明了《建议(讨论稿)》的起草过程。
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从今年5月开始,常委会就对规划编制提出要求,并启动了规划建议起草的前期工作,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工作。成立了由孙喆任组长的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市委多次召开会议,按照中央、省委相关精神,研究讨论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几大班子及有关部门就事关我市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起草工作提供了依据。建议稿形成过程中,市人大、市政协等各个方面深刻总结反思“十二五”期间教训,结合“十三五”发展要求,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反复修改完善,并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形成了提交本次全会审议的建议稿。
从反馈情况看,各方面对建议稿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建议稿符合我市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稿的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风险挑战和发展潜力,突出把握了以下四点。一是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作为起草建议稿的重要遵循,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无论是目标设定,还是战略定位;无论是重点任务,还是方法举措,都贯穿了“五大发展理念”和“五大规划”,做到贯彻上级精神不折不扣,结合实际务实创新,全面推进我市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掌舵、领航。二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紧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全面目标体系。三是从市情实际出发,在重点方向和举措上做到了扬长补短,统筹兼顾。提出了全力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和对外贸易服务区“四大产业区”发展战略;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补齐基础设施、脱贫脱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努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坚持战略思路与具体措施相衔接,做到科学合理,路径清晰。充分考虑后期规划制定、工作部署、政策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在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同时,突出思路的操作性、任务的执行性、考核的约束性。
建议稿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我市“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简要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第二部分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部分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城市和产业转型,主要就以“四大产业区”战略为引领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部署。第四部分坚持协调发展,促进整体进步,主要就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双矿转型发展、促进地方与农垦森工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进行部署。第五部分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山水宜居宜业城市,主要就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环境污染治理、执行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制度、促进节能增效六个方面进行部署。第六部分坚持开放发展,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主要就加快中俄进出口基地建设、构建进出口贸易平台、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三个方面进行部署。第七部分推进共享发展,增进社会和谐,主要就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教育优质公平、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健康双鸭山”、促进人口均衡化七个方面进行部署。第八部分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主要就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汇聚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法治双鸭山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九个方面进行部署。
建议稿中还对“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关系、两个翻番、打造“四大产业区”战略、扶贫脱贫目标、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重点说明。
名词解释
1. “四个全面”: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2. “五大规划”:省委重点实施《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发展战略。
3.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4. “四个排查”:排查不作为,重点解决基层干部的能力问题;排查乱作为,重点解决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排查贪腐谋私,重点解决基层干部的党性问题;排查执法不公,重点解决基层干部的良心问题。
5. “互联网+”: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经济形态,推动新的发展。
6. “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7. “龙江丝路带”:省委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简称。
8. “一证一码”:一个执照上只有一个号码,把原来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号、税务登记号改为一个号码,实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通用。
9. “三公”经费: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10. “一创两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城镇,建设美丽乡村。
11. “幸福社区”:标准是“社区安全又舒适,邻里友善互关心,社区事务齐参与,社区幸福共分享”。目标是力争至2017年底,把全市90%以上的社区打造成“幸福社区”。
12. “三无”老人:城镇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13. “三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联调联动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14. “同心协力工程”:在统一战线中推进“同心协力创新”,实施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推进“同心协办创业”,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同心协力创建”,发挥同心协力基地作用;推进“同心协力惠民”,扎实服务基层群众。
15.干部考评“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考评干部是否引领发展,班子是否务实干事;瞄准改善民生第一线,考评干部是否心系群众,班子是否一心为民;紧盯维护稳定第一线,考评干部是否善解矛盾,班子是否能够统揽全局。
16. “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17. “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8. “两个翻番”: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