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双鸭山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侧记
东北网双鸭山12月15日讯(记者 杨昕宇 张涵)昨天下午,中共双鸭山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一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第一讨论组的与会人员围绕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双鸭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对市委工作报告和《中共双鸭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市抢抓新机遇、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助力。让与会人员惊喜的是,市委书记孙喆来到第一讨论组,倾听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以点评。
镜头一:改会风撤走烟灰缸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议服务人员悄然走进会场,为与会人员分发烟灰缸。正在凝神倾听的市委书记孙喆发现了,第一时间进行了制止,“服务员,请把烟灰缸收走。在会场里、在会议期间,我们这些干部的心思都用在怎么谋发展上,是没有时间想到吸烟的。”
在服务人员撤走了烟灰缸后,孙喆向会场内的所有人员解释:“改变工作作风,应该从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做起。总不能一边要求别人,一边自己带头违反吧。”
镜头二:纳贤言市委书记作点评
杜朝野(共青团市委书记):“十三五”规划讨论稿中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制定了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激励培养政策。我建议重点培养一批“政策性”人才,即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有深入研究、了解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帮助我市制定适应国家政策的项目计划,最大程度上帮助我市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助力我市更好发展。
孙喆点评:人才培养,要从人才定义开始。不是说有很高学历就是人才,只有符合工作需要,能够在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才能算是人才。全市这样的人应该不少,但是不是都得到了很好的使用?是不是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思考。所以说“人才兴市”一方面要引进人才,一方面也要激励、培养本地人才。
于世军(集贤县委书记):基层干部是开展工作的实施者。我建议全会之后加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解决干部精神状态差的问题,增强基层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通过理论学习,解决部分干部不知道干啥、不知道咋干问题,让基层干部动起来,更好推动工作开展。
孙喆点评:现在很多单位、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基层干部对全市急切谋发展的情况无动于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市里在市直单位组织了一百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村屯,帮助乡镇村屯开展工作。但即使是这样,有些干部仍然麻木不仁。下派干部驻村开展工作,那些乡镇干部却经常在下午两三点钟就下班、找不到人。这些人现在已经成了全市发展的绊脚石。下一步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刘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加快发展,首先应该提高部门领导思想认识,改变陈旧思维方式。建议在适当时期开展大范围讨论学习,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
孙喆点评:这个比喻好。现在看来,市委常委会这个“车头”已经跑起来了,但后面的“车厢”有没有动?如果“车厢”迟迟不动,跑起来的“车头”也可能被带回来。应该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全市的县区、委办局不论大小部门,一把手、二把手都来在报纸上讲一讲,在电视上谈一谈,从根本上提高对发展的认识,从精神上振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