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党政考察团赴哈齐牡绥及森工学习考察综述
东北网双鸭山8月31日讯(记者 徐杨)市委书记、市长带队,近百人的队伍,轻车简行,五天四夜风雨兼程,辗转哈齐牡绥及森工五地,参观考察项目40余个,行程长达3000多公里……
这是一次地区和地区间的深层交流,这是一路现实对现实的强烈比照,这是一场理念同理念的激烈碰撞,这是一堂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唤起感悟和改变的生动实践课程。在全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精心组织,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喆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玉刚率党政考察团于8月20日至24日赴外地学习考察。考察团规模之大、行程之紧凑、视角之广阔,为我市近年来赴外地学习考察之最。
“以先进地区为‘标杆’,找差距,鼓干劲,学习经验,汲取教训,对照查找精神状态、思想理念、工作实际上的问题和不足,寻求破解和突破的良方。”临行,市委书记孙喆语重心长地寄语考察团成员。
一个个地区走下来,进车间、下地头,看现场、取真经,认真“悟”、动脑“想”,谈教训、议发展,行程结束时,每个考察团成员的心中,都有着深深的感触和思考。
“耳闻不如眼见。亲眼目睹兄弟市地的发展速度和成果,令人深感震撼,各地干部群众奋发作为、务实干事的精神状态催人奋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措施让人受益匪浅。虽然目前我市转型发展态势较好,成果初现,但和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一定要认真学习、取长补短,解放思想,奋起直追,加快发展!”这是考察团成员的共识。
八月的龙江大地,草木葱茏,江河激荡,沃野千里,丰收在望。蓬勃建设的产业项目,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活力四射的林下经济,日新月异的口岸经济,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都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进哈尔滨,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技术支撑、高速度发展”的创新理念建设园区和产业项目,打造产业集群的经验成为考察团的考察重点。
——哈尔滨市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全新的开放形象、突出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崛起于松花江畔,逐渐成为新世纪龙江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园区入驻企业980余户,引进资金总额达1597亿元。这里的产业项目数量多、规模大、档次高,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省内最大、国内一流、全国有名的专属医药园区,绿色食品产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集群效应突出。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由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两园”组成,被誉为“中国北方智谷”。因为有着创新发展理念引领,短短几年的时间,科技创新城就从一张规划中的图纸变成了一个高新、高端、高知汇聚的科技高地。科技创新园重点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市场三个体系;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两园”建设目前已粗具规模。
——哈尔滨五常市牛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5.36平方公里,规划为现代装备工业配套产业区、综合产业区、物流配送区、配套功能服务区四个功能区。近年来,累计投入12.5亿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整体形象提升、承载能力增强。现已完成起步区建设11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36家,发展态势喜人。
来到齐齐哈尔,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粮食购销、水利建设等方面农业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发展畜牧业的创新做法让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
——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几年来,坚持民主管理监督、单车核算和财务公开透明等经营管理机制,让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分红,通过实行保底和二次分红机制,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2014年,入社会员2638户,规模经营土地5.4万亩。2015年,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已达5.6万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富裕县富南灌区万亩水田示范基地,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全链条封闭式管理,通过对温度、湿度的24小时全天候监控和对从良种选育、栽植、生长期管护到收割、储存、销售的全过程监控,实现了产品产地、质量可追溯,同时又实现了科学灌溉、合理用水、农民受益,是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和水利建设改革项目的典范。
在牡丹江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化、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特色产业、林下经济和着力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助推对俄商贸快速发展的做法引得考察团成员认真思考。
——东宁的黑木耳,海林的食用菌,坚持走特色农业、精细农业之路,通过产、加、销、研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使下游产品达到数十种,产品效益达到了最大化。2014年,东宁雨润绥阳的黑木耳交易量为4亿斤,交易额突破120亿元,批发销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同年,海林北味菌业加工食用菌总量达50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1652万元。小木耳、小食用菌,做成了大产业,占领了大市场,实现了大富民。
——东宁口岸是我省对俄开放的重要口岸,于199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年客货运高峰期分别超70万人次和36万吨,年进出口贸易额最高达39.6亿美元,形成了果蔬、服装、建材、宝玉石等大宗商品进出口基地,各项运行指标居全省前列。东宁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兴建对俄进出口工业园区,培育对俄专营市场,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在绥化市,采取有效措施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地优化环境服务企业发展、项目达效的做法令考察团深有感触。
——肇东伊利乳业2001年投资建设。2005年扩建的年产30万吨液态奶加工项目,是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项目区入驻的标志性大项目。2011年,企业投资1.5亿元新上10条生产线,2012年,投资1亿元新上6条生产线。经过十几年的常抓不懈,目前,企业共有36条生产线,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12个,专利1189个。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税1.2亿元。
——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3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亿元,形成了“三纵六横”的路网框架,实现了“七通一平”的发展要求。开发区充分发挥优势,明确了以食品医药、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并将绿色食品和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支柱型产业予以优先发展。截至目前,开发区各类企业发展到133家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户。
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森工发挥资源优势,整合旅游产品,科学规划发展景区,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等做法让考察团成员收获颇丰,亚布力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旅游、品牌旅游和由单一的冬季旅游向一年四季旅游的华丽转变,让考察团成员流连忘返……
这是一段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凝聚共识的特殊旅程。一路上,市委书记孙喆、市长李玉刚带头认真取经,并不时启发大家思考,给相关县区、部门和乡镇负责人“点题”。考察团成员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专注而投入,频频发问,热议不断,用笔和相机记录下考察成果,“震撼”、“振奋”等由衷的表达不绝于耳。
学习先进,核心在学其精髓。面对外埠的先进理念、经验教训,考察团成员陷入深深的思索:双鸭山如何立足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如何创新务实建设园区,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如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如何强化口岸建设,促进对俄商贸繁荣?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歇不得的责任感,在考察团成员中引发广泛共鸣。大家表示,面对转型发展的严峻形势、艰巨任务和宏伟目标,必须提振信心,勇于担当;求真求实、创新创业;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一定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启双鸭山转型发展新的征程,创造转型发展新的辉煌!
围绕做好转型发展大文章,市委书记孙喆为学习考察活动结题。在8月26日召开的总结交流会上,孙喆明确指出:我们要透过各市地令人震撼的发展速度和态势,看到背后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和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劲引擎。对于这次学习考察成果,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取长补短,改进工作,让我市的发展更具生机活力和竞争力。要弘扬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攻坚的精神,提振士气,坚定信心,务实创新干事创业。要认真研究攻坚克难的办法,围绕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市转型。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选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我市打造为投资兴业之城、创业创新之城、繁荣和谐之城。
在开拓视野中解放思想,在瞄准标杆中扬长补短,在比学创先中推进转型。站在新常态下的新起点上,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创新奋进,双鸭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