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学子宴”冷如冰山 国家政策显成效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8-19 10:13:31

  东北网双鸭山8月19日讯(记者 安丽)以往,只要高考一结束,“学子宴”预订就进入到了高峰期。最近,记者走访了不少饭店,发现今年我市餐饮业“学子宴”的行情与往年相比并不火爆。对此,各餐饮企业不得不出“大招”,以降价、酒水免费等手段吸引客源,但仍无法再现“昔日辉煌”。

  “学子宴”遇冷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仅有少部分饭店打出了“学子宴”的招牌,且各家饭店预订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记者以预订“学子宴”为由进行咨询,发现各家饭店“学子宴”的订单数量很少。目前这一时段的宴会类订单中,多数是婚宴等其他内容的订单,“学子宴”的订单寥寥无几。

  虽然很多饭店都推出了各种优惠吸引顾客,拉动效益,但收效甚微。“学子宴”不只是数量在变少,连规模也在缩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往从8月份开始,特别是中旬左右,都是通知书下发最多的时候,“学子宴”也最多,而今年比以往同期少了一半儿还多。

  不仅如此,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一些普通饭店深受学生家长的关注。“其实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庆祝庆祝,没必要那么大排场,简单自然就好。”一位家长对记者说。

  遇冷有何因?

  曾经轰动一时的“学子宴”市场为何遇到冷落?缩水得如此严重?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全国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国家不提倡这种铺张浪费的消费形式,我市的各个部门也有规定,使得“学子宴”被冷落。采访中,对一些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而言,担心触碰“红线”。某单位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直言,按照过去的传统,高考完肯定是要办“学子宴”的,但如今“八项规定”开始严格执行,在这个时候请“学子宴”,选的餐厅、定的餐标,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触碰“红线”,但是太寒碜了又不合适,所以,干脆不请,免得麻烦。

  其次,市民的观念也有了转变。此前,市民都想风风光光的送孩子上学,致使“学子宴”一度火爆。现在市民消费观念更趋理性,认为办“学子宴”就是搭人情,真正意义不大,所以能省也就省了。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