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18日讯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近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北部沿海城市苏尔特又夺取一块地盘,并造成150至200人死亡,其中一次斩首了12名抵抗“伊斯兰国”的当地武装人员。利比亚抵抗力量节节败退,而政府组织乏力。自苏尔特今年6月沦陷后,“伊斯兰国”以此地作为其在利比亚的大本营。
位于东部城市贝达的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利比亚临时政府15日晚发出求救信号,称“由于对利比亚军队实施武器禁运,我们无力对抗这一恐怖组织”,呼吁阿拉伯国家对苏尔特IS目标实施空袭。阿拉伯国家联盟将在18日就利比亚问题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反应。
去年8月以来,利比亚出现两个议会、两个政府并立局面,利比亚各派武装纷纷选边站队,冲突不时爆发。当下,两大派别一方面继续在班加西等地争夺地盘,另一方面各自采取措施对抗“伊斯兰国”,其结果正如一名苏尔特当地政府官员16日所说,一些与IS作战的利比亚武装人员当天已从苏尔特撤离,“没有见到来自两个政府的任何实际支援”。混乱的政局和持续的内乱使得“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势力不断坐大,呈蔓延之势。
苏尔特的惨剧“似曾相识”。正如埃及宗教裁判所16日所说,任何国家的安全混乱局势都会为极端组织提供肥沃土壤。从叙利亚的拉卡,到伊拉克的安巴尔,再到利比亚的苏尔特,恐怖组织攻城略地、安营扎寨的背后,总有宗派矛盾、内部冲突为其势力蔓延提供助力,让地区恐怖主义之弧不断扩大。而恐怖势力的肆虐,反过来更会加剧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中东多国的“恶性循环”由此周而复始。
内耗不止,和平无望。虽然眼下阿拉伯国家联盟将就空袭“伊斯兰国”事宜进行讨论,然而中东多国持续动荡的现实说明,只靠空袭绝不能治本。如果利比亚各派不真正致力于推进政治进程、达成和解,苏尔特只会是惨剧的开端。如果更多动荡冲突国家依旧单纯依靠军事途径,极端组织的毒瘤恐将不断裂变增生。
日前,利比亚各方在日内瓦进行的新一轮政治对话刚刚结束,为结束利比亚冲突、达成最终协议增添一线希望。对于利比亚和其他饱受恐怖势力和派系斗争折磨的中东国家来说,摒弃分歧、一致反恐、筑牢防线才是避免更多民众遭难、拯救国家的明智之举。
苏尔特已经沦陷,人们16日才终于等到一份美国等西方六国的联合声明,但除了声讨与呼吁,西方对利比亚的混乱局势无动于衷。
西方的沉默让中东人民看到:西方肆意嫁接自身模式、践踏他国主权之后却“只破不立”,无疑将葬送更多“苏尔特”。三年前美驻班加西领馆遭袭的烈火并不遥远,西方国家也应该警惕:漠视反恐盲区、纵容恐怖势力壮大,同样会给自身带来更多威胁和麻烦。
国际社会不应只在事情拖到无法收拾的时候,才“施舍”一些关注。对于那些在中东“始乱终弃”的国家,尊重利人民诉求,真诚施以援手,才是当务之急。(记者陈聪,编辑辛俭强,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陈向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IS血洗苏尔特,利比亚再成反恐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