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17日讯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15天挥汗如雨,10多国同场竞技,12个大项比赛,10个团体第二名,3个单项冠军。这是中国军人在刚刚结束的2015国际军事比赛中交出的成绩单。
新华国际客户端注意到,这场由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国际军事竞赛于8月1日至15日在俄罗斯10个州同时进行。中国军队代表团拿到了沉甸甸的第二名。中国军人在世界面前的这次亮相,赢得了荣誉,更赢得了敬意。
热情的观众走下观礼台为中国军队代表队的精彩表现欢呼,吴苏琳摄
【十年磨剑】
10年前,中国军队有了第一次与外军的联合演习:中俄“和平使命—2005”军事演习。中国军队正是从那时起逐渐走出封闭的训练环境,在联合演习中受到极大震撼。
很多参与那场演习的人还记得,俄罗斯空降兵敢在400米的死亡高度跳伞,可以实现人装同降。开设一个通信枢纽,俄军只需要一个战略通信连即可以实现……这在当时的中国军队看来,都是难以实现的。
10年间,中国军队清醒地看到了战斗力水平的差距,逐渐从保守的安全观中走出来,坚持问题导向和实战化训练标准,训练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参赛车队都把技术能力发挥到极限,把装备性能发挥到极限。图为数十吨重的钢铁战马在车辙桥障碍上腾空飞跃。吴苏琳摄
如今,参与这场国际军事比赛的中国军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从装备建设上看,空军空降兵部队的ZBD-03式伞兵战车,跟俄罗斯BMD-2伞兵战车性能指标接近。海军陆战队05式两栖突击车、炮兵部队PL05自行迫榴弹炮比俄制装备在性能上更据优势。
更重要的是,部队熟练使用现有装备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中国装甲兵更换机枪弹夹的速度快到让对手觉得不可思议,炮兵射击命中率保持在80%以上,轻武器射击命中率更高。
俄罗斯坦克手向中国坦克手表示祝贺。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体能一直被认为是东方人的弱项,现在逐渐成为中国军人的强项。在“空降排”和“侦察尖兵”中,中国空降兵、特种兵的体能优势相当明显,急行军速度把对手远远抛下,越障动作干净利索,引起各参赛国和国外媒体的关注。
【检验实战】
2015国际军事比赛的科目设置,涵盖了陆军的炮兵、装甲、工兵、防化、特战、汽车,空军航空兵、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等12个兵种。这一国际军事比赛强调单兵或作战小组的基本战斗素养,而不是体系协同作战和指挥。
通俗地说,国际军事比赛考察的是一线战斗员最基本的体能、驾驶、射击、通信能力,这些恰恰是一支部队战斗力最基础的组成要素,好比大厦的地基,人体的细胞。
安全环境竞赛中,中国防化兵并在转运被毒剂杀伤的模拟伤员。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新华国际客户端发现,在“汽车能手”中,中国汽车兵驾驶重型卡车,顺利通过1.5米深的涉水场地不熄火。在“安全环境”中,中国防化兵平均射击成绩10发子弹97.3环,隐显目标射击首发全中,手榴弹投准全部命中。
在“苏沃洛夫突击”中,中国装甲兵装弹时间只有25秒,远远高于其他队平均时间75秒。这些出色的基础技能既反应了中国军队平时扎实的训练水平,也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尊重。
【挑战极限】
“苏沃洛夫突击”决赛前,旅长黄庆利走到86A步战车前,向战车立正敬礼,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钢铁大器的爱和期待。
中国是唯一一个自带国产装备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国家,所有装备均为参赛部队现役装备。黄庆利旅装备的86A步战车,并不是中国军队的先进战车,与俄罗斯参赛的BMP-2步战车相比存在代差,要想取得好成绩很难。
中国军队车组以半决赛第二的成绩,昂首进入即将开始的坦克两项决赛。吴苏琳摄
本次比赛的赛道和障碍场设置,均接近或达到俄制装备的极限指标,有些指标超过了我国装备的设计极限。比如断崖障碍,86A步战车的设计指标是90厘米,障碍超过了1米。
为了备战国际军事比赛,中方各参赛部队在装备改进上做足了功课。在比赛过程中,86A步战车不仅没有出现常见的卡弹问题,还跑出了72公里的最高时速,超过了65公里的设计时速。
里海赛马竞赛中,中国海军陆战队下车补充弹药。吴苏琳摄
在“里海赛马”中,中国的80式轮式步战车,在临近终点时超越了早于自己4分钟发车的车组,赢得一片惊呼。在“安全环境”中,中国防化兵用“勇士”侦察车对阵轮式装甲车,以三个轮胎报废的代价四轮腾空飞越滚木障碍场,率先冲过终点线。
防化兵参赛队领队、北京卫戍区装备部副部长江汉刚说:“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的战士受了伤,我一定要亲自把他背回来。”

阿拉比诺“坦克两项”赛场设置的障碍,是对各参赛队人员和装备的严峻考验。图为中国参加单车赛的坦克通过连续障碍。吴苏琳摄
【形象大使】
在十多个参赛国中,中国军团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队伍,从踏上俄罗斯土地的那一刻起,中国军人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国际军事比赛,也是一个向俄罗斯和世界展示本国军人形象的舞台。
初来乍到的中国军团面临着规则、交通、语言和饮食等诸多困难。在比赛中,中国各个参赛队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规则和裁决上的麻烦。据统计,在比赛前临时改变的竞赛规则多达34项,比赛过程中还在修改的规则有9项。中国军既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权益,也顾全大局,彰显了中国军人的自信和气度。

热情的观众为自带装备参加比赛的中国军队代表队加油。吴苏琳摄
中国军队代表团团长、前方指挥组组长刘英说,这些困难,在贯彻“军事力量走出去”战略思想的过程中都是必然会遇到的,国际军事比赛给了我们一次练兵的机会。事实证明,中国军团在陌生环境中克服了困难,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综合素养。
在比赛现场,经常有外国军人主动上前称赞中国军人的出色表现,有人对中国装备兴趣浓厚,甚至爬进驾驶舱看个究竟。
坦克两项赛中,中国96A坦克率先冲过终点线。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中国的车手刚一结束比赛,就被俄罗斯民众围着合影,年轻的中国士兵面带微笑,举止得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参加“开阔水域”竞赛的俄语翻译,在文艺晚会上演绎了一曲二胡独奏,在当地电视台播出后,一度成为穆罗姆市的“明星”。
中国军队的到来,也让当地华人华侨格外激动。不少华人免费为参赛部队提供车辆、饮用水和中餐,帮助翻译俄文资料,高举国旗呐喊助威。有华侨说,中国军人的到来,使祖国这个词变得更形象具体,“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祖国真的强大了”。
安全环境竞赛中,中国防化兵并在转运被毒剂杀伤的模拟伤员。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他山之石】
尽管在比赛中吃尽了规则频变的苦头,甚至受到了不公正裁决,但中国军队在国际军事比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
让很多中国官兵感受最强烈的是俄罗斯民族的国防意识和荣誉观念。在比赛现场,坦克手的母亲受到了英雄般欢迎,看台上坐着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兵,小学生戴着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的钢盔前来观赛。国防部的征兵站搭起帐篷,向青少年学生介绍俄罗斯军队的光辉历程。
里海赛马竞赛中,中国海军陆战队05式步战车发起高速冲击。吴苏琳摄
在军事训练上,粗犷的俄罗斯民族有着科学而系统的训练方法。训练场上,退役坦克、装甲车用来模拟各型目标,步兵的战斗技能作为通用科目被坚决地贯彻到专业兵种训练中。
俄军训练标准的实战化程度很高,在保安全和提高战斗力水平的权衡中,俄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样的观念也同样体现在装备的使用上,俄制装备种类不多,做工粗糙,却皮实耐用,维修简单。
从长远来看,中国军队能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俄罗斯这个世界军事强国,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这种难得的经历可能比名次更重要。(记者黎云,编辑韩梁,张伟,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报道)
原标题:国际军事比赛:中国军团拿到第二
|